“众筹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成投资者”
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纵论众筹与投资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周爱宝

  “众筹有什么好处?众筹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投资者,在为社会贡献财富的同时,也能实现个人财富的增值,这就是众筹的意义所在。”

  6月16日,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永健上午刚刚参加了“齐鲁众筹”和“众创板”上线仪式,下午又来到2015年夏季金融谷论坛,分享了他近一段时间关于众筹与投资的思考。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推出新的平台齐鲁众筹。新的业务板块就是我们在挂牌上市和托管的基础上,又适应这种众筹的需要,搞了一个众创企业的板块,目的就是要拓宽这些众筹企业的股权如何实现顺利流转。”李永健对数据特别敏感,他说,根据国家战略目标,就是“两个一百年”计划。随着第一个百年计划的即将来临,有人预测到2020年我们国家的国民收入人均能达到12615美金,按现行汇率计算大概是78000元人民币。这个目标如果达到以后,按照目前通行划分的标准,国民财富就可以划入高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所以下一步国民财富的增长是必然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家的理财渠道如何拓宽?理财市场如何更加规范和繁荣?”
  “当前,国人的财富中,接近80%的是房产,在美国个人家庭财富中,80%是金融资产。这个数据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国家还缺少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个性化、特色化、多样性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李永健说,调查发现目前前一百名首富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没有一个人是靠在二级市场上炒成首富的,都是靠着原始股股权的投资实现了他们的财富积累。“所以我们不要都把眼睛盯在公开上市的市场上,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眼光和注意力放在场外市场或者叫私募市场上。给每一个想创业的人以融资的机会,给每一个想投资的人有股权回报的空间”。
  李永健说,为了适应这种新常态的需要,国家及时推出了创新驱动战略。今年国务院刚刚又颁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这必将带来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创业热潮。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们只有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出新的引擎来,才能使我们的经济保持一个稳健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我们也只有经过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带动我们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我们现在也正走在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明显特征就是创新、创业。人人都可以成为投资人,人人也都能当老板。因此李永健看好众筹的未来。“众筹有什么好处?众筹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投资者,在为社会贡献财富的同时,也实现个人财富的增长,这就是众筹的意义所在。”
  李永健提醒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在投资众筹时只要做好风险管控,避开陷阱就会达到个人财富的增值:
  第一,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因为众筹的项目大多来自于高新园区、大院大所的科研机构,这个一般情况下不会出问题;
  第二,确定有一个好的领头人。领头人必须有专业素质;
  第三,得有一个投资人制度,你不能什么人都进入众筹市场,你需要有这种风险的承担能力和识别能力,而且当你投资发生风险时,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过大影响,也不会对你的心理造成过大冲击;
  第四,项目的后期管理和服务。项目众筹成功了,众筹平台仍然要跟进这个项目,跟踪服务。
  第五,信息的公开披露。这个不能有虚假信息,不能欺骗投资者,必须实事求是地把这个众筹项目的真实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向投资者进行展示;
  第六,退出渠道。众筹公司一旦问世,你就可以在区域市场众创板进行挂牌,锁定期一过,你就可以进行股权转让,这样会大大方便投资者。
  “借助众筹平台,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增加我们个人的财富。二级市场固然有很多诱人的东西,但有鲜花也有毒草。一级市场虽然也有风险,但是它充满希望,希望的背后往往是阳光灿烂!”

资产配置 不要辜负了“大时代”
  6月16日下午,在本报与宜信财富举办的宜信财富经济论坛暨2015年夏季金融谷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做了关于《宏观经济转型趋势和资产配置的宏观视角》的精彩报告。范剑平先生长期在国家发改委从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家级重要课题、近几次五年计划等专题研究,擅长宏观经济预测。这一次跟大家分享了他的最新观点。
经济仍处于减速调整期
  范剑平介绍,对于中国来讲,最近几年大家可能都能感受到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减速调整的周期中。
  中国2010年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从那时起,中国经济就开始出现了调整的压力,经济增速也在不断下行。经济减速的背后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调整期两个重叠相关。
  最近几年老龄化的加速以及计划生育使“90后”、“00后”的人口减少,劳动力总量开始减少,劳动力成本开始明显提高。经济三要素中广义的土地也不再廉价,资金成本也不再廉价。现在我们就是想办法要把廉价要素不再廉价以后,首先把成本上升控制住,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房地产调整仍在继续
  我们从去年开始,大家会感觉到经济调整的压力好像比前两年更大了,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房地产开始出现调整。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房地产还将继续调整,房地产没有见底之前,中国经济不可能见底。因为房地产作为龙头产业,它的产业链非常长,与房地产相关的这些都需要调整。未来中国房地产将出现分化趋势。
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目前,整个国家经济转型正在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但这个经济转型,必须要有一个金融配套的转型,在要素驱动阶段,我们国家用银行贷款这样的一个间接融资体系,但是一旦转入科技创新的新模式,金融必然要转型,要从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开始转向资本市场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就是这些搞研发的体系资金来源更多的要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股票、债券来吸引。
投资要有全球视野
  “十年前如果你没有参与房地产投资,你们辜负了那个伟大的时代,今天进入了股权融资时代,你不去积极的配置资源,参与股权融资,你可能也会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其实中国人把资产在国内配置,可能收益率没有在全球配置资源收益率更高。在这个大金融时代到来的时候,必须要尊重专家理财,积极地参与财富管理,把资产一部分交给专家来理财。
  财富管理是一个中长跑,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随着中国股权融资时代的到来,居民财富也可以借势共同成长。
  (本报记者 周爱宝 王丛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