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模范城,济宁又近了一步
顺利通过省级预检,10月份将迎来国家级验收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廖河公园的植被郁郁葱葱。
     文/图 本报记者 高雯

  16日至18日,山东省绿化委员会创模检查组来到济宁,按照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验收标准,对济宁市展开连续两天的预检。两天内,检查组进山区查验荒山、丘陵绿化,下乡镇查看农田林网、镇村绿化,在城区验收道路绿化、公园绿化……按照创模验收标准一一核对后认为,济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各项指标均达标。10月份,济宁将迎来国家级验收。
植树造绿,建环城森林公园
  查看公园绿地、道路林荫……18日下午,山东省绿化委创模检查组对济宁市城区绿化项目展开验收,走入南池公园、新世纪广场等公园绿地,实地查看林木栽植、绿地覆盖等情况。
  午后的南池公园,高大的乔木、浓密的灌木,绿荫层叠。小叶女贞、榉树、皂角树等近400余种林木,吸引了创模检查组专家们的注意。绿化面积高达22.3公顷的南池公园,树种丰富、乔灌花草交错,市民于林木、亭台间嬉戏,生态宜居,获得了检查组专家们的齐点赞。
  “在城区绿化建设方面,我们围绕‘生态济宁、美丽济宁’的建设目标,开展了城市绿荫行动。”济宁市创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城市绿荫行动,济宁市对城区的人民公园、科技新城绿轴三期等40余个公园绿地和主要绿地进行了绿化新建和改造提升,对崇文大道、火炬路等60多条道路实行了增绿提档、破硬建绿,建设环城森林公园,打造城市生态体系。
  目前,济宁城区共有林荫路77条、林荫停车场315个,新植乔木106万余株,灌木220万余株,地被植物62万余平方米,栽植鲜花100多万株,新增绿化面积441万余平方米,济宁主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等重要指标不断提高。
退耕还林还果,荒山、农田也“加分”
  18日上午,邹城市峄山镇沈庄村的立架苹果示范园区内,想象中高大的苹果树没有出现,这里采用的是集约高效的矮砧宽行栽培模式,树冠矮小、产量高,而且通风透光,高效种植业的景象吸引了检查组成员们的注意。
  苹果树已经挂果,树间套种着花生,检查组专家仔细查看后告诉记者,这是国内比较先进的栽培模式,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实现了土地、光能的高效利用。而这一幕,正是济宁市荒山绿化、退耕还林还果的一个缩影。创模以来,济宁市全力推进山区绿化,在邹城、曲阜、泗水山区实施生态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2013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山区绿化15.3万亩,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1.2%。
  而兖州区的农田林网建设,也成了平原绿化中一大亮点,获得了专家组的好评。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兖州区就开始了第一代农田林网的建设,现在第四代林网正陆续进行采伐更新,农田林网总长度达到2700公里。经研究测定,兖州林网的防护作用使粮食增产15%。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