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流浪23年的他找到家
本报记者“探班”救助站,带您看看这里是如何实施救助的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于波 隋永见

  救助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帮他们寻亲……对大部分市民来说,救助站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大部分人对救助过程并不了解。烟台救助站把19日设为开放日,在开放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提前“探班”,给您说说救助站里的那些事。
救助期间产子,“小龙女”已四岁
  联系医院接生、定期看望孩子、为其送去衣物和玩具,对于在救助站联系的托养机构里出生的“小龙女”而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就是她最亲近的人。
  2012年7月22日,福山区河滨派出所送来一名精神残疾的女子,由于女子肚子较大,救助站工作人员立即安排她体检,发现女子已怀有身孕。得知情况后,工作人员格外悉心照顾女子的起居,定期带她产检并联系医院为其接生,8月18日女子顺利诞下一名女婴,并为其取名“小龙女”。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龙女”在托养机构内也快乐地长大,但女子的身份信息仍是个谜。一阵精神正常,一阵又恍惚,说出的信息很难判断真假。
  为尽早帮“小龙女”找到亲人,救助站工作人员定期前往看望,在一次闲聊中,女子称自己是胶南人,工作人员赶紧拿出纸笔,女子清晰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循着这条线索,救助站工作人员很快联系到当地政府部门和救助站,一一走访排查,终于在半年后找到了女子的家人。但无奈的是,该女子最后还是没能返回家中。如今,“小龙女”在托养机构已有四年,每年生日和重要节假日,都有救助站和托养机构的工作人员陪伴。
  记者了解到,在救助站里,至今仍没找到亲属或无法顺利返乡的托养人员还有30余人,工作人员正抓紧时间联系,也希望知情市民可帮忙提供线索。
  他曾是“文革时期”当地造反派的头头,后来也因此精神受到刺激,经常离家出走,最后一次离家到现在已经23年了。20多年的流浪生活,他都去了哪里,怎么生活的,没人说得清。
  今年1月14日,一位满头卷发、高鼻梁、大眼睛、蓄着山羊胡子的老人在民警的护送下来到救助站。当天,工作人员为他理发、洗澡、换衣服,老人似乎又精神了许多,经多次沟通、交流,老人断断续续写出河南省虞城县杜集乡林村的地址,但多方查找发现老人并非当地人。
  为帮老人尽早找到亲人,救助站安排一名受助人员在老人身边,一起吃、一起睡、一起玩,从老人的梦话中提取碎片化信息,把河南、虞城、杜集、杨庄、吴楼、高营、冯庄系列地名中逐一排查落实,并通过各村支部书记进行辨认。很快,好消息传来,老人叫李钦先,是河南省虞城县杜集镇高营村人。
  1月27日下午3点30分,救助站一行三人踏上了去往河南商丘的火车,一路上救助站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不间断看护,经过十六个小时的颠簸,在商丘火车站顺利与商丘救助站会合,将老人送到了杜集镇高营村冯庄大队。跨越20多年再相见,年迈的姐弟都忍不住落泪。
  除了护送有精神障碍的流浪乞讨人员返家,因对烟台不熟一时外出而找不到家的老人及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的老人也是救助站的重点帮扶对象。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至今,烟台救助站已为50余名老年痴呆症患者顺利找到家人。
         与流浪汉同吃同睡,从他梦话里找信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