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端午节继续“活”下去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传统节日端午节如期而至。如今端午节不断淡化已然是不争的事实,不仅节日习俗在淡化,人们对节日的关注程度也缺少了昔日的热情。在德州的街头巷尾,现在很少能见到遍插艾叶的场景,划龙舟之景更是难得一见,这让端午节慢慢瘦身成了粽子节,甚至沦为了旅游节,不少人对此唏嘘不已,感怀童年回忆被现实慢慢抹平的同时,更多人开始思考端午节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传承之难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让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融通。
  在过去,阴历五月被称为“恶五月”,传说五月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画额,躲端午。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民俗遗失在历史长河里,在德州河湖众多的便利条件也没有能催生赛龙舟的火热,能让市民意识到端午到了的节日符号,恐怕只有超市里针对粽子的促销牌了。端午节等于粽子节,这在不少年轻人心里已成了思维定势,而节日背后的避邪驱毒、祈福求平安等内涵渐渐被人所忘却。
  其实,端午节的各种民俗也是一种不能忘却的纪念,这种民俗延续着一代代人的记忆,于潜移默化处将传统文化代际相传,增强全社会社会的凝聚力,还可以在全球化的今天擦亮民族文化名片,传递更多的中国正能量。再看看德州,若是能将不断拓宽端午节的文化外延,丰富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让大街小巷重现遍插艾叶的景象,让更多孩子参与到粽子制作里,让端午民俗成为城市旅游的特色资源,这未尝不是擦亮城市名片的一招好棋。
  当然,传承节日传统不等于人为的刻意复古,若是能结合德州特色,在充分尊重、体察时代和当下人意愿的基础上,为端午节这个古老节日“层累叠加”新的内涵和传统,才能让这种内涵、传统真正“活”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