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康吃粽子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端午节将近,又到粽叶飘香的时节。然而,粽子虽美味,但也别贪吃。专家提醒:健康人群一天吃粽子最好别超过三个;老人孩子更是要减量。

  米饭馒头等主食不宜和粽子同吃

  一天可以吃几个粽子?专家建议:一天最好别吃超过三个正常个头的粽子,尤其是肉粽或含猪油的粽子,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如果是老人和孩子,还得在此基础上再酌情减量。
  专家表示,粽子绝不是零食或甜点,千万别让它在餐后出现。不少人在外吃饭会先吃菜和米饭,最后才上粽子,把它当甜点,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粽子的名分是主食,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难消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当于一碗米饭。如果吃了米饭就不要再吃粽子,如果要吃粽子,请别去碰饭、面和馒头。

 端午过后让肠胃好好休息

  端午节和中秋节都属于美食诱人、吃多了又“难过”的节日,因为粽子、月饼的共同属性叫做“难消化”。为稳妥起见,过了端午节之后,最好清淡饮食三五天,让连日超负荷运转的胃肠道好好休息一下。
  本身有基础疾病或部分特殊人群,吃粽子时要注意的事项则更为具体:
  老人、儿童、体弱者:每次宜少吃一点,最好选迷你粽子,里面含有粗粮薯类配料的比较合适,不加油不加肉的最好。
  有胆囊炎或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尽量少吃粽子,要吃也要蒸透了分餐少食。
  肠胃功能不好者:不放油的粽子并不难消化,趁热适量食用时肠胃一般不会难受。但吃的时候要慢一点,好好嚼一下再咽。油腻的肉粽最好敬而远之。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吃糯米食品。
  糖尿病患者:红枣粽、豆沙粽普遍含糖量较高,会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节制进食的同时,还应认真挑选粽子品种,避开含糖量太高的种类。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这些粽子,或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除了进食要适可而止外,还要选择一些“小清新”的粽子,如碱水粽、裹蒸粽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