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工程助力“三夏”生产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菏泽6月18日讯(记者 袁文卿) “三夏”期间,全市“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相继投入运行,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保障了项目区耕地的灌溉用水,确保夏耕夏种正常进行。
  单县郭村镇周楼村是2014年度单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村,有耕地面积2759亩。据介绍,该村原有机井9眼,利用9眼机井手拉肩扛引水灌溉。“小农水”工程运行后,现在只需要轻松刷卡即可完成灌溉,大大节省了人工。
  定陶县仿山镇曹楼村位于定陶县2014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区,该村新打机井18眼,配套20眼,改善了1600亩耕地的灌排条件。项目区采用机井+低压管道的节水灌溉方式,只需“拧开水龙头——刷卡——浇地”3步即可轻松完成灌溉,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记者从水利部门了解到,2014年,菏泽市共实施了9个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累计建成泵站36座,新打机井2777眼,铺设低压管道1880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465座,清淤治理排涝沟463公里,完成投资2.56亿元,24.2万亩耕地都通上了“田间自来水”,实现了省水、省地、省力、省钱、省工,颇受赞誉。特别是今年夏收结束后,全市出现大面积旱情,项目区“小农水”发挥了“大效益”,为农作物提供了“保命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