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举行“对生命安全负责向交通事故宣战”新闻发布会
全市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0余万起
文/片本报记者于鹏飞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8日下午,莱芜市召开“对生命安全负责 向交通事故宣战”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的举措,解读有关文件,并通报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发布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及安全提示。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整治行动自开展以来,莱芜市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0万余起,人均查处交通违法数全省排名第一。同时,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路查17次,查处酒驾、醉驾610起,起到了强大震慑作用。
  莱芜共有
驾驶人24.6万人,
机动车35.1万辆

  记者了解到,目前,莱芜市共有驾驶人24.6万人,机动车35.1万辆,且仍处于快速增长中;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239公里,且山区道路多,路况复杂。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总体平稳,但道路交通事故仍处于高发期。
  发布会上,莱芜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亓善新介绍,自“五项整治”、“七类重点车辆、七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0万余起,人均查处交通违法数全省排名第一。同时,推行多警种联合路查常态化,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路查17次,查处酒驾、醉驾610起,起到了强大震慑作用。
  莱芜市交警支队研究制定《智能化交通建设实施方案》,强力推进智能化交通建设。“实现了全市58套电子警察设备、40处卡口设备、566路视频接入到智能交通管控平台。今年以来,在3个交警大队设立视频巡逻队伍,共抓拍、录入交通违法行为13.3万余起。”亓善新提到。
劝导违停车辆
3000余辆次,
粘贴违停告知单
2500余起

  据了解,随着莱芜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不断增长,上放学时段,一些中小学、幼儿园门前接送学生车辆乱停乱放,秩序混乱;重点时段,一些大型超市、集贸市场周边道路车辆乱停乱放严重,造成道路堵塞;个别时段,在一些主干道上,个别驾驶人随意停放车辆,妨碍他人通行……车辆乱停乱放已经成了影响莱芜市交通安全和城市文明形象的诟病。为此,从6月1日起,莱芜市交警支队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的专项行动。
  “自6月1日开展整治行动以来,共出动警力1700人次、警车860辆次,劝导违法停放车辆3000余辆次,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2500余起,现场处罚120余起,非现场处罚800余起。”莱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刘爱伦向与会媒体介绍了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专项行动的最新进展。
对新汽车站路口拥堵等
民生热点问题答疑解惑

  在18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与会嘉宾还就媒体记者提到的“行人上高速”的问题、莱芜高速公路启用两处区间测速路段、新汽车站路口如何疏堵保畅通以及市民所关注的文化南路乱停乱放问题如何有效破解等一系列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在涉及到新汽车站路口交通流量大,市交警部门是如何围绕该路口疏堵保畅通的问题时,莱芜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刘爱伦提到,一是在车站路口南侧路段安装中心护栏。中心护栏的安装,有效防止了车辆随意穿插、掉头、转弯等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在加气站路口,东西方向车辆只能右转弯绕行,避免造成交通堵塞。二是车辆进出加气站形成微循环模式。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间,交警部门安排两名协警与城乡公交两名工作人员分别在加气站路口和加气站北门执勤,指挥公交车和加气车辆由南门进、北门出,以此形成微循环的通行模式,有效缓解了加气站路口拥堵现象。三是集中整治车站周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汽车站路口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文化路是市区一条主要干道,车流、人流、物流量大,道路两侧党政机关、医院、商场、学校多,但道路宽度较窄,特别是文化南路道路宽不足10米,机动车乱停乱放,是造成文化南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安装中央隔离护栏、设置车辆禁停标志,加大路面巡逻管控,文化南路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不少市民通过网络发帖给予了高度评价。”莱芜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刘爱伦介绍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