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与离远
淄博七中张峰瑜指导老师王静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花败是为了再次盛开,感动是为了不再感动,离别是为了再次聚首。有时,离得远一些是为了靠得近一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我们看似无穷趋近某一件东西,其实反倒发现不了它的内在,唯有离得远一些,才能离真正需要的近一点。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独上高楼,和着血和泪,用刀剑刻成这不朽的篇章。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山?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他远离了享乐年代的金钱地位,无非因为他对国家民族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想离祖国近一点,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这一切都在他的脑海翻滚、激荡,最终却只能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草草收场!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但这是他必然会选择的人生,远离浮世安乐,靠近心之所安,此生无悔。
  “如果还有来生,我还想当中国人,还想选择中国的核事业,还想用我的一生来回报祖国。”你能想象这是一位老人生前的最后一番话吗?不是交待后事,不是后悔当初,而是诉说着一个老人一生的信条,他就是邓稼先。26岁博士毕业,他远离了美方开出的优厚条件,一步步地靠近祖国,步伐坚定,毫不退缩。在一次实验中他受到核辐射不幸患上直肠癌,止疼用的杜冷丁从一天一针到一小时一针,可他依旧忘我地工作。他远离了鲜花掌声,却更靠近了一生的信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断地远离,无限的靠近,让他成为人们心头的景仰。
  50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7岁的赵久富便随父母迁到了余嘴村。2010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第一责任人。家园难舍,故土难离,61户人家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他,按照标准,他本不必外迁,但心中的责任之泉还是将他引向了外迁之路。放不下白发高堂,但更不放下心头的责任,远离了80多岁的老母亲,却更靠近了心中那永不褪色的党旗。
  秋树远离落叶,果实远离了花朵,可我们何时才能远离束缚自己的壳,向自己的内心靠近一点呢?把手掌摊开,让浮华远离,让心灵靠近,永恒在一刹那收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