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住毒贩,发现床上放着把枪
缉毒警察杨时起说,越是这个时候就更要冲上去
2015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时起(右一)在抓捕现场。 警方供图
     缉毒警察常面对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枪口、利刃,他们有时化妆跟踪、守候,监控毒贩行迹;有时与暴力反抗的毒贩浴血搏斗,扼住最后的疯狂……济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杨时起正是这样的一名缉毒警察。近年来,他参与侦破各类涉毒案件300余起,处理吸贩毒人员8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近200公斤,打掉制贩毒团伙30余个。 
本报记者 杜洪雷 通讯员 何景明 贾卫国       
  嚣张毒贩
出入枪不离身

  一次,杨时起发现暂住在历下区“香港街”的刘某在互联网上创建了一个QQ聊天群,群内纠集了全国范围内一批吸毒、制贩毒人员,秘密探讨传授毒品加工制造工艺,利用互联网贩卖毒品“辅料”。济南市公安局成立了以禁毒支队牵头的联合专案组,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专案组掌握了刘某的活动轨迹、贩毒网络人员分布情况,以及刘某多次从福建网友瞿某处购买冰毒,贩卖给我省和辽宁网友的犯罪事实。
  专案组调查发现,瞿某先后两次前往云南购买枪支,以及大量枪支零部件和制枪工具,在制毒的同时,疯狂制造枪支,平时出入都是枪不离身。得到这一情况后,杨时起和专案组的同志们顿时心里一紧。
  集中收网行动时,杨时起带领福建抓捕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瞿某的租住屋。在瞿某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的一瞬间,杨时起猛扑过去将其牢牢控制,结果发现其床上竟然有一把手枪。民警在瞿某租住屋内缴获冰毒和其他毒品800余克,毒品辅料5公斤,仿六四手枪等各类枪支7支,制毒工具、枪支零部件及制枪工具一大宗。
  “抓完人之后想想还是有点后怕,但是越是这个时候就更要冲上去,不能有一丝犹豫,否则就给歹徒反抗的机会。”杨时起说。
一案抓150多人
创济南抓捕人数之最

  2014年9月初,杨时起在工作中发现一条吸贩毒线索。起初,他觉得只不过是一条普通涉毒案件,并没引起他多大注意。随着侦查工作的不断深入,一条条线索都集中指向一个人:“禹某某”。案件网络之大、人员之多让杨时起又惊又喜!
  “禹某某特大贩毒案”涉及济南多个县市区,主要犯罪嫌疑人禹某某(女,35岁,辽宁丹东人)和其男友马某(男,26岁,济南市市中区人),长期在济南从事贩卖冰毒活动,先后发展了5个吸贩毒下线团伙,以章丘市为窝点,涉案人员多达90多人,这些人中同时还涉及河南、山西等多条贩毒上线。马某的下线成员主要分布在市中区、槐荫区,涉案人员有50多人。两人以贩卖毒品为业,每天平均贩毒达十几次,该案共涉及吸贩毒人员达150余人。
  去年11月29日晚,300余名警力同时出击,冒雨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收网行动,共抓获吸贩毒嫌疑人150人,缴获冰毒600余克、冰毒半成品、制贩毒工具一宗,打掉制毒窝点1处,吸贩毒团伙9个,摧毁了一个涉及广东、四川、重庆、安徽、河南和我省烟台、临沂、淄博、济宁、滨州、德州等地的特大制贩毒网络。
  令杨时起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起贩毒案创造了济南历史上抓捕人数最多的纪录。

毒贩身藏10斤毒 青岛转机被查
  本报青岛6月24日讯(记者 潘旭业 通讯员 刘婧 牟坤) 在贴身衣服上缝有12个特制口袋,一名哥伦比亚籍男子按照贩毒集团为其精心设定的走私路线,随身携带5.006公斤可卡因企图蒙混入境,没想到在青岛转机时“露馅”。24日,青岛海关公布一起查获的毒品走私案,当场查获可卡因5.006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据悉,该案是青岛海关迄今为止查获的最大一起走私毒品进境案件。 
  毒贩乘坐从韩国仁川飞往西安的航班,当在青岛入境中转时露出了马脚,青岛海关缉私警察牵着缉毒犬对该旅客检查时发现,其贴身衣服上缝有12个特制口袋,口袋内装有用胶带捆绑的粉末状物品,缉毒犬警示反应强烈。经专业鉴定,上述物品为毒品可卡因,重5.006公斤。
  经审问,该毒贩为哥伦比亚籍,从国际贩毒集团处获得毒品后,贩毒集团为其精心设定了走私路线,在被查获之前,该毒贩已经先后在多国换乘航班,最终目的地为西安,没想到在青岛转机时被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