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增资扩股、权健掏钱夺权
“资本”主义下的中超江湖
2015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志刚
  如今的中超,有人要“面子”,有人要“里子”,有人要“名”,有人要“利”,这一切都离不开“票子”。“人在江湖飘,没钱你别闹”,“资本”主义下的中超江湖,在“二次转会”窗口正式打开前后,正在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大戏”。
增资4个亿,恒大决心更“大”了
  自从恒大集团强势介入中国足球以来,很多人都在为他们的退出“倒计时”。2013赛季,恒大夺取中超、亚冠“双冠王”之后,大家都说“差不多了,恒大要撤了”。随后恒大的一系列举动,比如降低奖金标准、比如吸引阿里入股、比如里皮挂冠而去,都在佐证上述说法。但现在“剧情”突然反转,恒大不仅“不退出”,而且还增资4个亿,继续买进大牌外援,据说还要准备新建专业足球场,玩得更“大”了。
  6月24日,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官方宣布,恒大集团已对俱乐部增资。增资后恒大集团持股60%,阿里巴巴集团持股40%。据了解,恒大集团将为此次增资扩股投入4亿元现金,而这笔钱也将肯定会用于引进新外援,考虑到雷内与阿兰的伤情都比较严重,不排除会将这两名外援同时换掉,而新外援绝对是重量级的,据说身价将是“三千万欧元”这个级别的。
  2014年6月,阿里入股恒大俱乐部时,曾有人猜测恒大可能就此逐渐淡出足球。在一年的时间内,恒大淘宝俱乐部此前的股权结构为50%∶50%,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符。这一次恒大增资之后,变更为恒大集团持股60%,阿里巴巴集团持股40%,恒大是控股股东,阿里是仅次于恒大的大股东,两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更科学、合理、稳定。据了解,恒大此次将恒大足球学校最核心的资产——所有球员资产注入俱乐部,其目的自然是向外界证明恒大集团承担社会责任、发展振兴中国足球的决心。
  商人“无利不起早”,资本有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恒大素来以“感觉敏锐”而著称,他们此次增资的举动,可能会掀起中超进一步“烧钱”的新浪潮。
花了6600万,权健要“权”闯江湖
  恒大通过介入足球,取得了赛场内外的“大丰收”,别的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在等待机会“搏一把”,权健集团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话说今年年初,天津泰达俱乐部宣布“权健”成为赞助商,球队更名为“泰达权健队”之后,央视曾经对“权健”冷嘲热讽,还揭了揭老底儿,当时泰达方面还特意站出来为权健“站台撑腰”。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如今泰达与权健,“杠”上了,直接起因居然是权健方面花了6600万人民币,从江苏舜天引进了国脚孙可。
  泰达、权健合作之初,泰达的如意算盘是,权健“只出钱,别管事,就当花钱买了冠名权”;但权健想的可不是这么简单,他们想通过资本的力量,先撬动基石、再鲸吞泰达。具体到引进孙可的问题上,权健集团有着很大热情,但泰达方面却一直存在着疑虑。泰达俱乐部技术总监陈金刚就曾表示,“对于孙可、吴曦这样的球员,我们不是没考虑过,但他们的薪资和转会费太高了,是周海滨这样级别球员的10倍。把他们买来,这让海滨这些球员怎么想、怎么踢?”矛盾发展到如今,就是泰达既没有积极为孙可办理注册手续,也没有安排孙可与全队一起合练,6600万先生,居然被晾了起来。
  那么孙可会“掉到空里”吗?答案是不会的,他没有那么傻,与他签约的虽然是权健集团的高管人员,但合同上肯定是盖着天津泰达俱乐部的公章。这出闹剧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场?解铃还需系铃人,据说当初是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促成的泰达、权健合作,如今权健要“权”、泰达不放,看似不可调和,但关键部门、关键人物一句话,可能就一切OK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