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三尺讲台
牡丹区乡村女教师张丹扎根基层用爱用心教育学生
2015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丹为学生们剪刘海。
  张丹跟学生们一起聊天、做手工。
     文/片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把留守女娃带回家住,为班里的孤儿做早餐,为女学生们剪头发,教学生们做手工……在牡丹区何楼办事处有位年轻的女教师,尽管年轻却耐得住乡村的艰苦,她扑下身子用爱教育学生,用心和学生家长沟通,她把青春奉献在乡村讲台,只为学生们更好成长成材,她就是云菏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张丹。
把留守女娃带回家
  “第一次吃肯德基,第一次游泳……很多第一次都是张老师带我去的。”在12岁留守儿童晁雪心中,牡丹区何楼办事处云菏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张丹就像她的妈妈一样疼她爱她。
  在晁雪的记忆里,从她记事起父母就一直在外地打工,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跟着姥爷姥娘生活。
  虽然父母每月都会寄来生活费,但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交流,晁雪的性格已经变得有些内向。“因为从一年级就带晁雪,我对晁雪的情况十分了解,现在她每个星期有三四天都住在我家。”张丹说。
  23日早7点,像往常一样,张丹做好饭叫晁雪起床,并叮嘱晁雪洗脸刷牙叠被子。吃完饭后,张丹骑着摩托车带晁雪从七八里地外的家里到学校上课。“夏天天气比较热,晁雪她姥娘家没有太阳能,她住在我家里就可以经常洗澡了。”张丹说着轻轻抚摸了下晁雪的头发。
  “给我买新衣服、新鞋,帮我理发,带我游泳,张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腼腆的晁雪低声告诉记者。
为孤儿学生带早餐
  不仅对晁雪,张丹对所有学生的爱总是无微不至。2011年,班里的一名男生的父亲出车祸身亡,母亲改嫁,他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没想到当年爷爷也因胃癌去世,他只能跟着婶婶生活。由于每天上学早,这孩子从没吃过早饭。张丹得知后,每天从家里做好早饭带给他吃,这一带就是半年。
  只要是班里的女生,谁的头发长了,张丹就会帮着女生剪刘海。“老师,这是不是你最后一次给我剪头发。”23日,张丹在给学生们剪头发时,不少女生都流下了泪水。
用爱感动学生、家长
  有一次,张丹班里的一个很淘气的孩子为了买玩具枪,偷拿了家人的1000多块钱。被家长发现后,堵在学校门口就要打孩子。张丹看到后,马上跑过去拦在孩子身前。
  “孩子偷拿钱是该打,但你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要偷拿钱?”一番劝说后,家长才把孩子带回家去,但张丹还是不放心,接着又给孩子家长打了2个多小时的电话沟通。事后才知道孩子偷拿钱只是为了满足一次虚荣心,因为孩子说,从小到大家长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一个玩具。
  “我的张老师个子不高,长的也不算漂亮,但是心地善良,就像我的妈妈。”这个淘气的男孩子如是说。
“学生就是我的小棉袄”
  “今年农历四月初四是我的生日,我一到学校就被孩子们用红领巾蒙住了眼睛。在孩子们的簇拥下走到教室,摘下眼罩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老师。”张丹高兴地说。
  原来,学生们提前从张丹qq资料里知道了她的生日,大家凑钱为张丹买了一个三层的生日蛋糕,蛋糕上和黑板上都写着:老师,您辛苦了。后来张丹才知道这个蛋糕还是几个男生一早骑着三轮车从几里地外的蛋糕店买来的。
  “我感觉,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小棉袄,他们的朴实善良一直让我感动,跟他们在一起我很知足也很幸福。”张丹认真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