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成立两百余所远程夜校
“农民大学”把技术送到家门口
2015年06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25日讯(记者 程凌润 通讯员 曹志) 6月25日,记者从莱芜市钢城区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获悉,钢城区成立227所远程夜校,开展种植养殖、技能技术、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电商服务等特色培训服务,真正把技术送到了村民家门口。
  进入夏季以来, 钢城区艾山街道大龙门村委办公室每天晚上灯火辉煌,当地村民三五成群地来到村远程教育学习室,参加区远教中心举办的新型农民夜校培训班。“今天我们学习栖霞苹果的栽植经验和施肥方法,希望大家认真听、认真记,不懂的等会我们再一起讨论。”在一期培训班上,远教站点管理员徐加军组织村民学习了苹果栽培技术。
  记者了解到,大龙门村地处丘陵地带,有700余亩地都是山地,村民世代以种植玉米等作物为主。2014年,经过测土检验,专家认为大龙门村非常适合栽种苹果树。于是,该村干部先后到蒙阴苹果基地、大张庄葡萄基地等进行实地考察,并购进了烟富零、烟富三两个品种树苗,请来了专家、技术员,成立了果品专业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员37户,发展苹果450亩,山楂20亩,花椒18000棵。
  “原来村民晚上不是打牌就是打闹,现在都吸引到夜校来了,不但村民之间和谐了,还能学到技术,一举两得。”大龙门村支部书记石效义说,为了加强苹果树的栽培和管理,他们利用远程夜校,让村民学习技术,让他们人人都是技术能手、苹果通。截至现在,远程夜校已举办10期,受益群众达到56户,成为农民群众喜欢的“农民大学”。
  据介绍,钢城区为解决村民工学矛盾的问题,采取“站点+党支部+合作社+夜校”模式,探索成立了覆盖村(社区)的远程夜校,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村民学习,既不耽误干农活,还让村民们学到了技能技术。
  目前,钢城区共成立远程夜校227所,开展了种植养殖、技能技术、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电商服务等特色培训服务,加大了对法律法规、公民道德、惠民政策、安全生产、计划生育、适用技术等宣传培训力度。培训实用技术人员共2000多人,发放培训资料30000余份,带动了500多家种植大户,2600家养殖大户走向特色发展道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