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组合拳”利于实体经济
2015年06月2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张敬伟
6月27日,央行宣布对金融机构定向降准并同时降息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去年11月启动降息、降准以来,第4次降息、第3次降准,也是近7年来中国央行首次在同一天同时宣布降息和降准。上一次类似的降息加降准是在2008年12月12日——彼时中国正遭遇来自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传导。
本次降准加降息的货币政策组合拳,将释放4700亿元的市场流动性。于是,就有观点认为这是对股市和楼市双刺激,甚至有人推荐投资者关注金融概念股。在笔者看来,此番央行组合拳固然会给股市、楼市提供动力,但决策者的本意并不在于救市,而在于降低融资成本,提振实体经济。尤其从定向降准的指向看,央行还是要给予“三农”和“小微企业”更多的流动性襄助,促其在市场低迷期实质性成长。毕竟,用虚拟经济实现“全民创富”,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使流动性定点投放到实体经济促使“全民创业”,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基因。
这一次的“双降组合拳”,确实有着与2008年相似的背景。美国经济复苏尚不明朗,美联储加息还是未知数;日欧量化宽松(QE)还是进行时;新兴市场除了印度经济呈现低水平的高增长,其他“金砖国家”也都不景气……全球同此凉热,全球化程度极深的中国经济亦难独善其身,新常态语境下的经济下行趋势依旧。如果经济增长稳定在7%以上,中国宏观政策的天平上,将重点向调结构倾斜;如果经济增长7%的底线不保,稳增长的任务将更为迫切。因而,货币政策释放的节奏和频率,紧紧围绕着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而动态微调。轻重缓解,将视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而定。
值得注意的是,降息降准对实体经济的助力,属于慢功型结构性调整,可能短期内难见其效,甚至可能出现流动性被虚拟经济抢走、截留和挤占的情况。之前货币政策所释放的流动性就有相当部分流向楼市和股市。资本具有最典型的趋利性,当然会选择能够短期内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方式。股市和楼市正起到了这样的资本牵引性,大众投资者对市场风向的敏感度更高,甚至可称为跟风的非理性投机主体。在这种情况之下,决策者只能通过货币政策持续或加持的方式,对市场进行纠偏与引导。政策面稳增长的理性引导和市场趋利性选择之间,要想达到平衡实现公平,必然会有一个博弈的过程。(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