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为居民理发的晓凤理发室,如今已经在胜中社区家喻户晓。
本报记者 徐文君 通讯员 胡勤康
如今党员服务社已经不仅仅是物业站与居民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在构建和谐稳定局面上发挥的作用也愈发显而易见。自2008年成立党员服务社以来,胜中社区各小区非在职党员、居民以此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帮扶活动。在活动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的志愿者,通过他们的志愿服务让更多的居民认识了党员服务社,也让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开展“家园文化”系列活动
提起翠苑党员服务社赵晓凤,小区内的居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她一手创办的“晓凤理发室”,每到周五理发时门口都会排起长龙。理发室也由最初的1人发展到了如今的15人,“晓凤理发室”的名字已经在胜中社区出了名。
初见赵晓凤,虽然她头发已经斑白,但是声音洪亮,精神十足。在党员服务社建设过程中,她积极配合党员服务社组织辖区党员和居民开展“家园文化”系列活动。“党员服务社就是一个大家庭,志愿者都是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以前是自己一个人去帮助别人,自从成立了党员服务社之后,越来越多有爱心的人加入其中。”赵晓凤是翠苑党员服务社的第一批成员,对于党员服务社的建立她感触颇深。
翠苑党员服务社以“家”的概念在党员服务社开展了多项活动,帮助小区内的居民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据萃苑党员服务社副主任张丽娜介绍,党员服务社成立后,从做好关怀服务入手,对非在职党员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感情上贴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并根据非在职党员的业务特长,为他们搭建平台。
每逢九九重阳、春节等节日,家园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还会组织老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今小区“天天有活动,定期有演出。”在党员服务社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小区非在职党员争当发挥余热的带头人、争做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创新搭建“同心”志愿服务平台
同心文化已成为集萃苑党员服务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今在集萃苑党员服务社已经有一支包含物业站的干部职工150余人的“同心志愿服务队”。这支服务队不仅是小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的引领者,更是宣传者,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影响面,让更多的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同时,他们也成为共建和谐的“桥梁纽带”,“政治优势转化”的重要渠道。
72岁的赵庆荣老人是“同心志愿服务队”的一名“骨干”成员,还是一名义务巡逻队员。“自己退休后空闲时间多,自从成为一名志愿者之后,每天义务巡逻,感觉生活又有了意义,算是‘老有所为’吧。”赵庆荣对自己身为一名志愿者的身份感到骄傲。
“同心党员责任区”为了进一步强化楼栋长的责任担当,实行了义务巡逻“轮班制”。按照“排班表”,每天一名楼栋长佩戴“红袖标”在责任区内巡视,认真记录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并及时上报到家委会。在春季清理六乱活动中,各“同心党员责任区”主动请缨,做好自己责任区内居民疏导工作,自动清理自家门外的“六乱”。
集翠苑党员服务社还针对所管辖区内主营单位、学校、卫生院与居住小区混居一体等地理因素,把握核心,整合资源,打造出特有的“同心”文化品牌,以“同心建家、同心聚情、同心育德、同心筑爱、同心促艺”活动为依托,积极引领“同心”一体化管理、拓展“同心”延伸性服务、搭建“同心”自治化管理平台。
“与主营共建单位一体化资源共享、联合共建,融入促提升、推进促管理也是集萃苑党员服务社的一项重要措施。”陈占青介绍,除与主营单位合作共建外,集萃苑党员服务社还与辖区集输卫生院开展了“便民家庭小医院”;联合物业维修队专门为帮扶对象设立了免费家庭维修项目;与集输小学开展了“大手拉小手”志愿者进校园教腰鼓、地书等活动,开辟了孩子们弘扬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
成立“快乐帮”
志愿巡逻队
在科怡园党员服务社最常听到的一个词便是“快乐”,为此科怡园党员服务社的志愿者们义务成立了“快乐帮”义务巡逻队,并由从最初的7人扩展到如今的150余人。除此之外,“快乐营”、“快乐戏社”的相继建立都体现出快乐文化已经在每位志愿者心里植根。
据科怡园党员服务社副主任刘晓芹介绍,科怡园小区退休党员很多,并且大家都是不同主营单位的职工。“以前大家不是一个单位的,互相不认识,也不来往。自从有了党员服务社这个平台之后,大家的联系多了起来。出现漏水、漏电的情况,大家都会相互帮忙,这让小区更像一个大家庭,居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多彩。”
“快乐帮”义务巡逻队的成立让小区内非在职党员、热心居民有了“组织”,他们平时在小区内义务巡逻的过程中,只要有居民需要,碰上什么麻烦事,巡逻队队员便会帮助居民解决问题。除了在小区巡逻以外,“快乐帮”义务巡逻队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小区义务监督员。每天清晨或傍晚,巡逻队员们一边在小区巡逻,一边查看环境卫生,并听取居民们的意见,这些也逐渐成为巡逻队员们每天必做的“功课”。
“提起快乐,我们还有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王桂清与同样是志愿者的王翠果一起创办了“清果巧手坊”。每周五,“清果巧手坊”里总是挤满了来自小区30多位喜爱手工艺的居民,大家坐在一起交流手艺与感情。两年时间里,“清果巧手坊”共创作出手工串珠、十字绣等十多类八百余件手工作品,并多次组织“义卖会”,将所得收入全部献给爱心基金,用于资助小区困难家庭,或开展“阳光助学”活动,让受资助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