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五条线”让学生自觉守秩序
怀仁镇中心小学:“五线管理法”初见成效
2015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怀仁镇中心小学三字经。
     文/片 本报记者 刘慧 通讯员 杨佃华
  2012年5月份,商河县怀仁镇中心小学异地新建投入使用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环境较之前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目前已拥有学生1100多名,是商河县域内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之一。近年来,怀仁镇中心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通过开展“五线管理法”、“经典诵读,静心习字”“两静(净)”等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培养过程中,有少先队执勤队员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工作做好做实。
  以五线管理法
培养良好习惯

  商河县怀仁镇中心小学领导班子在外出观摩学习时,看到外地名校学生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的精神面貌,以及上放学时互不干扰、有条不紊上下楼保持秩序,这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怀仁镇中心小学也开始把直线管理法引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中,概括为“五线管理工作法”。所谓五线,即“校外一条线,校内一条线,楼内一条线,如厕一条线,做操一条线”。
  怀仁镇中心小学每天光接送孩子的家长就能达到500多人,如果上放学时段,任由家长随意行驶、停放车辆,必然会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因此,怀仁镇中心小学在校门口与马路对接的地方各绘制出一条线,要求家长送孩子上学到校门口,无论来自哪个方向,都不准越线停车,以此保证学生入校畅通无阻。与此同时,马路两侧还各绘制一条线让家长停车。家长接孩子放学时,无论早到还是晚到,都要按顺序停放车辆。
  学校门口与教学楼、自行车棚之间也各绘制一条线。学生沿步行线行走直接上楼,骑自行车的学生沿自行车线骑行进入本年级车棚,从而避免了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发生碰撞。在楼梯中间的一条线,是要求学生以线为界,上楼下楼均靠右行。学生们上下楼自觉形成一条直线,尤其是课间操下楼、集会时,这样就有效避免了碰撞、踩踏事故的发生。
规范坐、走姿势
改善学生言行

  近年来,怀仁镇中心小学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着重进行的是“五线管理工作法”,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校在培养学生走直线、拐死角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规范学生们的走路姿势,以至于现在学生的走姿千奇百怪。由此商河县怀仁镇中心小学在“五线管理工作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规范走姿、坐姿、习字姿势等,逐步改善学生们的一言一行。
  农村学生跟城区学生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农村学生比较调皮、好动,他们的行动轨迹一般不受家长、老师的控制。为此怀仁镇中心小学提出要规范走姿,要求学生们挺胸抬头、摆臂阔步,要走出气质、走出“阳光的感觉”。并且学生们在日常活动中要做到“两静”。两人交流,不能惊动第三人,教室内、走廊、楼梯间彼此打招呼要平心静气,不能干扰了其他人。 
  与此同时,怀仁镇中心小学还开展了“经典诵读,静心习字”活动,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每天上午、下午上课前的十五分钟左右,学生们会诵读经典、静心习字,其间有班主任、语文老师进行监督,规范学生们的坐姿以及习字的姿势。
  据了解,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学校还开展了“校园阅读之星”、“班级读书明星”、“校园小博士”等活动。
日日量化、周周评比
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

  怀仁镇中心小学为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习惯,采取了“日评比量化、周评比夺旗”制度,真正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工作做好做实。而主要负责量化工作的是少先队执勤队员,他们由5、6年级的学生组成,共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大队长、中队长、队员等,他们有权利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量化。 
  学生最看重的是分数,因此学校采取分数评比的形式对学生们的行为规范进行制约。其中,日检查是由少先队执勤队员监督早晨、中午两次入校、出校秩序,并进行具体记录。课间操时间按标准检查,同时进行教室卫生检查,其中包括课桌、板面、地面、卫生工具等。为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检查队伍分为两组,本班队员检查其它班级。 
  少先队执勤队员对行为习惯进行检查和常规管理评分后,将各班每天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班主任再将具体情况填写在一日常规检查汇总表上,学生们可以随时观看,检查自身的不足。 
  每周五,少先队执勤队员将这一周的分数进行汇总统计,算出同年级最高分,为优胜班级,在周一升旗仪式上,颁发流动红旗进行表扬。各班老师也要对上周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要定好下周努力的方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