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首届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召开
人才和作品缺一不可
2015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菏泽各方艺术名家参加本次交流会。 本报记者 袁文卿 摄
     本报菏泽7月1日讯(记者 袁文卿) 1日上午,菏泽首届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暨山东筝乐优秀作品研讨会在菏泽市图书馆召开。本次交流会由菏泽市音乐家协会古筝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各方名家就山东筝派的历史和今后发展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山东筝派下一步要多培养人才,多创作有特色的好作品。
  据菏泽市音协主席闫永丽介绍,山东古筝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和手法,富有刚劲、优美、音韵浓郁的艺术特点,在魏晋时期就已流行。曹植有诗曰:“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生动刻画出当时古筝艺术盛行的景况。传说唐朝时,一位宫廷筝师来到鄄城定居传艺,菏泽地区古筝技艺就此得以传承。
  2014年8月29日,菏泽市音乐家协会古筝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主要组织广大古筝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开展古筝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和产业化运作等,通过对古筝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继承和发扬传统古筝艺术的优良传统。
  菏泽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苏本栋表示,山东筝派主要就是在菏泽地区兴起并发扬光大的,同时山东筝派是最早进入中央音乐学院的筝派。中国现今流传的九大筝派,有的就是从山东筝派发展过去的。苏本栋认为,山东筝派历史源远流长,在今后发展上要注意多树立名家和创作具有山东筝派特色的作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