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当村官 带村民走上幸福路
——记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郓城县黄安镇季垓村村支书季广阳
2015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季广阳正在向记者介绍新村建设情况。
     文/片 通讯员 李英 '
记者 崔如坤

  整齐的楼房,漂亮的中心广场,正在建设中的文化长廊,社区服务中心……对郓城县黄安镇季垓村的村民来说,这些都是村党支部书记季广向阳带领他们建设的。而这些设施将于2016年底全部竣工,所有村民都将住进舒适的楼房,各种齐全的服务设施也让他们的生活一点儿不比城里人差,美丽新农村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惬意。
带村民发树财
  “我们村有旋皮机380多个,规模企业30多家,带动周边村庄4000多人就业,人均纯收入超过15000元。”季垓村支书季广阳介绍说,村里现有人口2380人,650户,其中从事木材加工的有400多户,季垓村凭借木材加工成为郓城县有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2001年,在外务工多年的季广阳回到家乡开始担任村支书。当时的季垓村是郓城有名的乱村、上访村。村民穷,没活干,就上访,村民曾开着三轮车“组团”去市里上访,社会治安也非常差。
  如何扭转穷局,走上富路?季垓村地理位置非常优越,220国道贯穿南北,北靠鄄巨路,西临京九铁路,外来人口密集。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决定利用本村地理、人力等优势发展木材加工业。季广阳和其他村干部带头买了旋皮机,一年后,村民看到效益,纷纷效仿,“我们免费提供技术,协调流转土地,资金周转不过来,我们帮着找银行。”村主任季海良说。就这样,木材加工在该村开始风生水起。
  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季广阳重点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电网改造、打深水井,解决全村浇地难题;修4.17公里路,村里的板材再也不愁运不出去了;建小学,村委会拿出11万元配套资金,使村里的教学成绩从倒数第一成为全镇前3名。
圆村民上楼梦
  村民腰包鼓了,盖楼的也多了起来。季广阳敏锐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既能满足村民的“上楼梦”,又能保住耕地不减少,何乐而不为?因此,从上任起,季广阳就控制村民在田地上乱盖新房。2009年,季广阳开始着手新农村建设。当时,他带头扒了自家的房子。由于条件不成熟,以失败告终。从那时起,季广阳全家搬到了养殖厂,一住就是5年。
  2011年8月,上级部门提倡土地增减挂钩,季广阳和村民们促膝谈心,广泛征求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通过多次召开支部会议、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最终99%的群众同意建设新农村。
  “党员干部做事公开透明,群众才心服口服!”季广阳说。为此,季垓村请上海同元规划设计院对新村进行了高标准设计,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委员会,由群众推选德高望重者担任评估师和监督员,全程参与。新村规划占地230亩,建设33栋高标准居民楼,文化长廊、中心广场、老年活动场所,社区服务中心,一应俱全,2016年底将全部竣工。如今,已建设16栋居民楼,三分之一的村民已住进了新楼。
领村民通往幸福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说一声,他随叫随到,从来不拿自己当村干部。”村民季敬奎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村民之间有了矛盾,他顾不得吃饭,随时处理。哪家有了困难,他想法帮着解决。在他的影响下,村干部们也处处以身作则。干部们在改变,村民也在改变,打架斗殴的没有了,酗酒赌博的没有了,上访现象消除了,村民一心致富,季垓村的经济水平在全镇数一数二,追求文明的新时尚正在形成。
  “只要村干部时刻为群众着想,群众就会理解、支持村两委的工作,最终实现共赢。”季广阳说。在他看来,新农村建设虽然历经波折,但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旧村腾出土地1117亩,复耕达到国家标准后,将获得3300多万元的补贴,我们用低成本实现了新村梦。”
  菏泽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山东省“生态文明村”的头衔成为季广阳的骄傲。今年上半年,省农工办为新村拨付提升项目资金95万元。乘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东风,季垓村配备了保洁员、垃圾桶和垃圾箱。“我们这里绿树掩映、高楼林立,村民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季广阳笑着说。
  “我们打算明年开始环绕新村建门头,每户村民至少可分得一间门头,村民又多了一条发家的路子。”季广阳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将继续带领村民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不断前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