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一句话拆穿一个假警察
惯犯同时对5名女子骗财骗色,因招摇撞骗罪被判刑
2015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1日讯(记者 周衍鹏) 明明是名工人,却假装警察招摇撞骗,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竟然对5名女子骗财骗色,而她们却浑然不知。日前,惯犯任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李女士今年30岁,几年前离婚后,只身一人在青岛生活,暂住城阳区。去年2月,李女士通过微信认识了一名自称姓姜的男子,对方声称是名“警察”,这个职业让缺乏安全感的李女士深信不疑。两人经过几天的微信聊天便发展成了所谓的“网恋”关系。
  在交往中,姜某声称能够为李女士删除离婚史,以便让李女士“重新面对美好人生”,而这恰好是李女士一直以来的心病。此后,姜某便隔三差五地找李女士,以删除婚史要找关系、办案急需用钱等理由向李女士索要金钱,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中,李女士就先后给了姜某现金2100元,银行卡消费2730元,然而删除婚史一事却迟迟没有结果。李女士也曾产生过怀疑,但姜某却安慰她说“需要走程序”。
  “那个男的不就是对面工地上干活的工人吗?”去年3月10日,姜某约李女士在某酒店吃饭时,酒店服务员的一句话引起李女士的怀疑,服务员告诉她姜某就是酒店对面施工工地里的工人。李女士这才如梦初醒,但她并未当面拆穿对方,而是在第二天报了警。
  最终,民警在姜某的住处将其抓获。经审查,姜某实际姓任,今年31岁,任某通过微信认识李女士后,便以姜某的名字,冒充警察身份,以结婚谈对象为由先后骗取李女士5400余元,并骗对方与其在旅馆开房过夜3次。不仅如此,民警查询任某微信和手机通讯录发现,在与李女士交往期间,任某还同时蒙骗另外4名女性,先后骗取她们的钱财共计14000余元。经查,任某并不是初犯,此前就多次因诈骗罪获刑入狱。
  城阳区法院审理认为,任某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人民警察招摇撞骗,其行为已构成招摇撞骗罪,最终法院一审判处任某有期徒刑3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