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端午节
2015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师进行端午知识普及
孩子们的笑脸
马琳校长颁奖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 端午》)"总能从古典文化里很容易地找到端午节的例证,端午节,是咱们中国传统节日,各地都会用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喝雄黄酒等多种形式来纪念这个节日,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泰国,有很多华人,据说泰国的华人比例足有百分之十二之多,已是泰国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所教的泰国教科书上,原话是这么写的:"我国有三大民族: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足见华人在泰国的数量和地位,华人在泰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传统的中国节日,无疑是凝结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最好的精神纽带了,大家也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来度过这个传统节日。
  我所在的合艾树强学校,一直是以汉语教学为特色的,自然不会放弃这样一个时机,虽然不能很大规模的赛龙舟、喝雄黄酒,但在端午节期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来纪念端午节,也以此为契机,利用各种形式渗透中国文化,对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泰国佛历六月初,也就是中国农历四月中旬开始,学校就在各个年级进行了与端午节相关的涂色大赛。从幼儿园到初中,学校设计了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涂色作业。幼儿园的是简单的小粽子涂色,小学部就添加了除了粽子以外的龙舟元素,及至到了初中部,已经是粽子和龙的形象齐上阵,涂的颜色也龙飞凤舞,各有特色了。这样的形式,让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在快乐涂色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学校还组织来自中国的教师,对校园文化进行了针对端午节地布置。我领到的任务是画一幅龙舟造型的画并沿边裁剪,张贴在宣传栏里,一开始龙的边沿和龙鳞是用黄色画的,在和负责中文组的张桂英女士交流说用金色效果会更好后,张女士就马上送来了金色颜料,用金色绘就的龙船,张贴在学校大厅的宣传栏里,闪闪发光。自打我制作了这个条龙,我的同班搭档"皮奔"(我音译的)见我就竖大拇指!让我信心瞬间爆棚!来自青岛的马晓丽老师还用硬纸板制作了栩栩如生的粽子模型,悬挂在宣传栏周围,看上去让人忍不住想吃。来自济南的聂晨老师用中国画笔法描绘了屈原形象,还用书法专业的水准,用最中国的毛笔在宣传栏里现场书写了:"五月初五,端午飘香",得到了泰国老师的一致好评!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端午宣传栏,让来来往往的在校师生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中国端午节气氛。
  6月19日,端午节前一天,学校朝会期间,校长马琳对评选出来的端午节涂色获奖作者进行了颁奖,奖品为各种文具。学校里的泰国中文教师对端午节来历进行了普及,对学生进行了端午节相关知识问答。各个年级还进行了端午节的汉语演唱,有个叫紫薇的学生,中文非常棒,是泰国的中文明星,演唱的《过端午》让我们这些来自中国老师都听不出是一个泰国孩子唱的!
  中饭的时候,学校还为每一位教师发了粽子,可能在泰国的华人南方人居多的缘故吧,泰国的粽子只有肉粽子,咸咸的,包着一个咸蛋黄,没有甜味的粽子。说到粽子还有一件事:我班里一位奶奶是中国人的学生李永明,因为端午是周六,学校不上课,老人家周日晚上特意跑到我的搭档泰文班主任皮奔那里,给我和邻班的中文老师一人送了个粽子!周一早晨,皮奔就带着一包粽子,挨个的发给了我们,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粽子,但在接到粽子、剥开粽子皮的那一刹那,内心是满满的感动,这个带着中国意味的礼物,在这样的异国他乡是何其具有心意相通的味道!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龙舟、粽子,这些只是端午的物质象征而已,端午节已不仅仅是中国的了,就如类似圣诞节的洋节日在中国,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符号,接受一个节日,其实就相当于接受了一种文化,这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
  树强学校只是中泰文化交融一个小小的体现,赠送粽子只是中泰人民的友谊一个缩影罢了。祝愿我们的端午粽香,国际飘扬!

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合艾德教树强学校) 王海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