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实验将纳入中考
青岛力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36条,中考部分学科探索多次考试
2015年07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后,岛城将在全市小学三到四年级全面普及游泳课。 吕璐 摄(资料片)
     中小学全部设立心理辅导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部分学科或将多次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将纳入考试。6日,青岛市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对未来青岛市基础教育改革提出具体方案,包括10方面36条改革措施。
本报记者 吕璐
课程教学改革 高中全面推行走班教学
  根据《意见》,在德育综合改革方面,今年中小学将全部设立心理辅导室;加强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索建立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试系统;制定加强中小学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完善中小学“社会课堂”校外活动制度。到2016年,各区市至少建成1处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鼓励、支持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保障小学三到六年级语文课程中每周有1课时书法课;推进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联合育人计划,到2017年,全市至少20所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联合育人取得明显成效。
  另外,预防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普通中小学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布置作业,在普通高中全面推行选课走班教学。在中小学普遍开展足球活动,足球特色学校普遍开设足球课程;创造条件,在全市小学三到四年级全面普及游泳课程。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和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学生成长档案。
招考制度改革 中考将考理化生实验操作
  中小学考试方面,小学考试成绩全部以等级形式呈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探索实行部分学科多次考试制度,考试结果以若干等级或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将艺术和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实验操作技能纳入考试内容。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招生录取方面,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扩大高中招生自主权;高中录取实行自主招生、指标生分配、统一招生录取、特长录取、推荐录取等多元录取方式。
  幼儿园招生方面,坚持适龄幼儿免试入园,幼儿园不得对入园幼儿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不得将婴幼儿参加早期教育指导作为入园前置条件;鼓励各区市扩大就近入园试点范围,加快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封闭小区内的幼儿园优先满足小区内适龄幼儿入园需求。
学校管理改革 中小学普遍建立三级家委会
  在扩大学校自主权方面,将完善学校校长负责制,扩大学校在教师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等方面的评价权等。学校内部治理方面,中小学要成立教师申诉调解委员会,建立学生申诉处理机制。2015年,全市学校普遍建立校务委员会。到2016年,全市中小学普遍建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探索实行学校管理清单制度,推行学校管理信息公开。
  教师管理改革方面,推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招聘面试前置制度。对于绩效考核优秀的学校,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可在不增加财政补助的前提下按10%的比例上浮,由相关学校自行发放。制定青岛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将修满规定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和职称评聘的基本条件。
  将制定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出资人奖励激励办法和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办法;深化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高校或科研院所辐射中小学、优质中小学跨区域合作办学等办学模式改革,到2016年,80%以上的普通中小学参与改革。
  支持区市和特殊教育学校先行改革突破,构建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和医教结合的保障机制,探索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办孤独症儿童教学实验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