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志愿者呵护母亲河捡起垃圾留下真情
2015年07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泰安7月6日讯(记者 王世腾 薛瑞) 4日,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组织的20多名志愿者来到位于泰安最西边的黄河岸边捡拾垃圾,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一上午时间,捡拾到3大袋子垃圾。
  4日上午7点,20多名志愿者一块在泰城的文化艺术中心前集合,一块要赶往泰安最东边黄河岸边捡拾垃圾。“长这么大,光知道泰安有泰山和大汶河,还不知道黄河也流经泰安。”市民刘春辉说,看到报纸上招募志愿者后,他赶忙报名,带着孩子一块赶到黄河岸边,见见黄河,通过捡拾垃圾的活动,从小培养他爱护环境的意识。
  7点半,全部人员到齐后,车队一块出发,开了2个半小时赶到位于东平湖最西侧也是泰安最西侧的黄河岸边。第一次见到黄河,许多志愿者纷纷停车感叹拍照。“终于见到母亲河了,这里的水可真黄。”今年25岁的志愿者刘明辉说,他这是第一次见到黄河。顺河而上,在黄河石洼分洪闸附近,当地水利部门在依靠闸门,在水闸的北侧建起一处公园,不用招呼,志愿者们看到公园里有垃圾一块捡了起来。“这么好的公园,怎么还有人乱扔垃圾。”志愿者王雅春说。方圆10来亩的公园,20多个人不到半小时就清扫干净,垃圾里有碎纸屑、烟盒、矿泉水瓶子、塑料袋、破衣服等等。“这边几个村子就这有个小公园,下午三四点钟,来这吃饭凉快的人很多,许多人不注意就随地扔垃圾。”石洼闸的守闸人石汝贵说,闸北公园西侧过了黄河就是河南台前县的河洼、林楼,南侧是济宁梁山县的孙楼,东侧是泰安东平县的石洼等村,附近村子、县城里的人没事的时候就来公园逛逛看看黄河,每天早晨5点起床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清扫垃圾,每天得扫一袋子。
  清理完闸北公园后,志愿者们又顺河而下,沿途捡拾大堤上的垃圾,但每次走个两三里地才会发现一点垃圾。“泰安这边黄河岸边大都是农田,很少有农民在地里扔垃圾,大堤的工程上我们会定期巡查有垃圾随时捡走。”东平黄河河务局进湖闸管理所所长付良华说。
  三个小时后,20多名志愿者捡完垃圾后,一块在黄河岸边竖起“呵护母亲河,人人做卫士”的条幅上签上自个名字,条幅将挂在闸北公园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