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保护需更上层楼
2015年07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亮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枣庄市申报的军门大院抗战旧址、台儿庄革命烈士陵园等26处文物单位入选。(《齐鲁晚报》7月3日报道)
  尽管文物古迹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民间力量薄弱、保护性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如今,一提起枣庄的古迹,不少人都会联想到台儿庄战役遗址等,但权妃墓、凤凰台遗址、三清观遗址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古迹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甚至不少枣庄当地人都知之甚少。文物古迹是枣庄的历史遗产、精神骄傲和发展财富,让更多文物遗迹“走出深闺”、登上名录,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挖掘培养、宣传推介,让更多人了解文物遗迹、走进文物遗迹,并围绕文物古迹发展相关产业,拉长上下游链条,达到传承历史文化、壮大旅游产业的目的。
  因此,在文物古迹的传承与保护上,一方面,应进一步注重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的宣传与推介,梳理出台面向群众的文物资源保护名录,让市民了解地理资源的状态和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市民保护意识,为文物保护、历史宣传工作汲取民间力量,形成“人人了解、人人保护”的氛围,不断提高文物古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地域标本、文化印记得到更好地传承。同时,可以探索将地方历史、文物遗迹引入枣庄中小学课外教学,突出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在丰富孩子知识、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实现地域文化传承有序,焕发文物古迹的蓬勃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做好维护修缮、科学做好保护性开发,使文物古迹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重点要做好文化厚重、特色鲜明、区位优势明显文物遗迹的保护开发,将复原、展现古迹的本来样貌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把根留住,综合考虑古迹与周边商业区、生活区的衔接与配套,真正让古迹融入现实、走进生活,使让枣庄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工作更上层楼,步伐更加坚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