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文经飞扬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丰硕成果
2015年07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张卫静

  在胶东半岛美丽的港城烟台,有这样一所高校——建校时间不长,却已达到万人规模;生源基础不一,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受社会欢迎的人才;没有历史名校耀眼的光环,却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良好口碑。这就是年轻而充满活力、规范又独具特色的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经过十二年的探索实践,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人才培养结出丰硕成果。让我们一起走近文经,去领略这所美丽学府的独特魅力,见证她一路走来的辉煌。
  6月5-7日,全国“用友新道杯”第十一届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东省决赛在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火热开赛,来自全省近30所本科院校的70余支队伍、500余名参赛选手齐聚文经。经过激烈角逐,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参赛队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一项,并荣获“最佳组织奖”、“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代表队将以优异成绩直通国赛,与全国优秀学子继续争战赛场。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成立于2003年,为全日制本科层次普通综合类高校,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建校十二年来,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秉持“以生为本,以师兴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理念,把培养“博文约礼,经世致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学院安身立命的核心工作,以社会需求和胜任力为导向定位育人规格,培养出了一批批专业能力“接地气”、技术水平“有底气”、综合素质“得人气”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来到文经,每一位学子都能绽放绚丽多彩的个性,都能放飞和追逐各自的梦想,最终以最好的自己走向社会。

(一)“个人定制”,激发学生潜能
  文法系2013级的包一泽同学最近有点“火”。以他为主、新闻专业学生自发组织的“i文经”微信平台,目前已经拥有9000多名学生粉丝,并在2015年5月22日冲榜至全国高校自媒体榜第5名。作为“i文经”记者站站长的他,思维活跃,对新媒体有强烈的敏感性,他坦言,“i文经”的发展是他最大的收获,是他的兴趣所在。
  包一泽事例是文经“全面培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一个缩影。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具有不同潜力、不同志向和不同能力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发学生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院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组织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活动、朗诵比赛、篮球联赛、主持人大赛、素质大赛等,为广大同学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校园记者团、院报编辑部、校园广播台等组织,为爱好写作、播音、新闻和主持的同学提供了展示平台,强化了在这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的能力,培养了一大批素质全面、专长突出的优秀人才。学院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落实,一批批文经学子在学校得到了历练与成长,“圆梦”文经——
  “文学小伙的电视梦”——崔志远,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其拍摄的电视散文《天鹅湖》、《秋色》分别在第七届和第八届百家电视文艺节目展评中获二等奖和三等奖,这是我国大学生首次获该项荣誉,为高校首例;
  “外语系女生的武术梦”——扈文丽,本科学的是英语,却考上了体育专业研究生,得知这个消息的人说的第一句话都是“怎么可能”,但是,凭着对武术的热爱与坚持,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武术比赛并频频获奖的她,用行动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准新闻人’的舞蹈梦”——高瑞蔓,新闻专业学生,酷爱舞蹈的她把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放在了排练厅和各项比赛中,大学四年的学费“跳”出来,并最终“跳”进了央视演播厅;
  “经管学子的模特梦”——宋佩璇,管理系学生,在校期间因兴趣所在,参加各类模特大赛,获烟台市首届电视模特大赛亚军、烟台市第二届大学生模特大赛冠军……
  圆梦在文经——这就是文经的魅力所在。她更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我们学校育人从两个角度出发:一个是促进学生个人潜能的发展,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已;另外就是通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的目标。”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院长于光辉如此诠释办学理念:学校的责任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帮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也要对社会发展负责,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二)以教促学,构筑“文经气象”
  不久前,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一间学生宿舍走红网络等媒体——靳玉、陈俏、李惠、尹欢欢、冯丹,食品系一个宿舍的“五朵金花”,全部考研成功,被称为“最牛学霸宿舍”,被多家媒体争相转载。在接受采访时,五姐妹异口同声:“文经学风正,在这样的氛围中想偷懒都难!”
  无独有偶,从食品系再次传来好消息——前学生会主席团四名成员及团总支学生副书记5名学生干部骨干全部高分考研成功,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动同学共同进步。
  上课时间,文经的教室里可以看到一排排装满了手机的手机袋;晚自习时间,可以看到文经的教室座无虚席。
  这就是独特的“文经气象”。前哈佛大学校长、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风气和质量。”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的风气和质量来自于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这就是“文经气象”的灵魂。
  杜晓彤,文秘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连续三年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第一,并获国家奖学金;成功通过自考,并考取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后考取山师大博士研究生。一名专科生发展成为博士研究生,杜晓彤在文经校园里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潜能。在给母校的一封信中,她说,“我庆幸当年选择了文经,文经给了我快乐学习的翅膀。”
  姚思敏,会计系学生,曾任院长助理,热爱文学的她,虽然攻读的是会计专业,但大学四年,她坚持旁听文法系专业课,专业、兴趣两不误,最终考取了广西师范大学文学专业研究生。
  田晓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时收到世界百强名校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香港大学等欧、澳、亚三洲七所著名学府入学邀请,最终以全额奖学金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新闻专业的白苑,建筑系的周敏等20多名学子都在毕业之际先后拿到国外知名大学的offer。
  优良的学风来自优质的教风。走进烟大文经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的引擎,教师成长的乐园”两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教师在这里得到了历练与成长,“青蓝奖”“烛光奖”等激励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和传道授业解惑中与学生共同成长。近日,第二届山东省本科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全省12所参赛的独立学院中,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凭借省级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的优异成绩位居第一。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严谨的教风和优良的学风熏陶下,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的考研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居同类院校之首。近五年来,学院有972名学子考上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有657名学子通过专升本考试,比率高达20%;司法考试通过率逐年攀升,达到50%;每年都有50余名优秀学子考取国家公务员;有千余名同学获得内审员、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等各种资格证书。
  经受了“文经气象”的沐浴,从文经走出的学子身上有一股独特的气质——他们活泼开朗,又严谨认真;创新求变,又稳扎稳打,这种气质被打上了“文经”的烙印,成为文经学子永远的骄傲,更是文经人矢志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三)“达人”频现,彰显育人特色
  2015年1月12日,《中国教育报》以“布一个“接地气”、“有底气”的人才之局》为题,对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特色育人工作进行了专题介绍,并被多家媒体转载。
  学院制定了“(1+4)素质拓展教育实施方案”,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灵感。每年的学科竞赛、专业知识大赛、兴趣爱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造就了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竞赛达人”、“创新达人”、“创业达人”,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张世岩,经济系学生,把一腔热情投入音乐中,加入院艺术团、吉他协会,开办吉他培训教室,毕业后一直从事音乐培训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创办的“青沐音乐艺术中心”已有三家分店,培训学生千余人;
  陈玉禄,管理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运营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种国家级、省级竞赛中都有他活跃的身影,并屡屡获奖。他说,参加学科竞赛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化,对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大有裨益;
  王坤园,是个能“折腾”的男孩——做过网络营销,组建“前程培训”创业团队,做绿化苗木经纪人,赚取了他人生路上的一桶桶金。他是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建筑系学生。当采访他的创业故事时,他这样说:“感谢文经,教会我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让我能够灵活地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创业项目上,收获人生美好。”
  请看下面一组数据:
  近五年来,有800余名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奖项465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102项、优秀奖4项,省级特等奖6项、一等奖60项、二等奖103项、三等奖96项、优胜奖1项、优秀奖17项; 
  与美格数码、中科院烟台计算机研究所、喜旺食品等建立校企合作,目前已有136个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在2014年“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共有10支团队入围并全部获奖,居历年创业大赛之首。
  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共有小蜜蜂数码科技、烟台折扣网、新民教育、校园物流中心等近60个入园项目,涉及互联网、教育培训、物流、传媒等多个领域,带动了500余名学生自主创业;
  学院就业率稳中有升,其中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突出,毕业生就业率达98%……
  这一组组数据有力地证明,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成果显著。

(四)立德树人,大写志愿精神
  每到周末,莱山区滨海路房家村的一间教室内都会传来琅琅读书声,这就是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的“周末课堂”。每个周末志愿者们都会如约来到这里,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让留守儿童周末有了家。“周末课堂”活动引发了社会各界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对此事都进行了介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终把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放在首位,结合青年学生特点,精选各类载体,通过思修课改、志愿服务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在文经,有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身穿白色太极服装的同学在一招一式地练习——“崇武尚德,弘扬国粹”的太极文化在文经校园里蔚然成风。学院以太极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太极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内外相谐”、“和合达道”等“和合文化”的内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合文化”成为文经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德育化人,润物无声。在长期的德化教育下,文经校园涌现出了一大批见义勇为模范大学生,有被评为“烟台市优秀共青团员”的张鲁嘉、扶起倒地醉汉帮其寻找亲人的“最美女生”张晓花、救起落水妇女不留名的外语系学生张言昭、帮助受骗老夫妇讨回现金的新闻系实习生赵鹏……文经学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交警大队、老年公寓、公共交通、大型比赛、公共图书馆、留守儿童、贫困农村、藏区儿童、支援西部、暑期支教等,都活跃着文经的志愿者。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最美文经人”的内涵。
  “当今大学的功能已经并将继续从精英教育逐渐发展到大众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懂得担当,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把‘人生的扣子’扣好。”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相然如是说。
  有一种奇迹值得等待,有一种信念必须坚守。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将永远以求变创新的姿态创造着育人的奇迹、坚守着青春的梦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