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消费·微卷首
2015年07月1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D02
2015.7.17 星期五
前些日子,老妈与时俱进地加了微信,在朋友圈里潜伏观察了几天后,忧心忡忡地找我谈话,劝我不要总发一些吃吃喝喝的内容,“对自己影响不好”。正自心头打鼓不明觉厉,谁知接下来老妈语重心长的一句话让我笑出内伤:“你就不怕时间长了,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吃货?”
事实上,被人视为“吃货”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真庆幸朋友圈看不到陌生人的回复,如果被她老人家看到女儿发的一幅幅美食照片下面,一排排“吃货”评价外加羡慕嫉妒恨的表情,不知会作何感想。
要怎么向我可爱的老妈解释,现如今“吃货”和“饭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字眼呢?“饭桶”只知道吃,而“吃货”知道怎么吃,一个能吃一个会吃,境界大不同。从感情色彩上分析,“吃货”比“老饕”更平易,比“美食家”更亲和。倘若苏东坡、曹雪芹和汪曾祺、梁实秋们活到现在,想必也会很开心被人说成吃货吧?
有位在商场工作的朋友感慨:济南人就认吃,宁可花上千块吃顿饭解个馋,也不花几百块买身衣服穿几年。想想还真是这样,尽管我衣服买得也不少,但算起来吃喝的钱还是要多过穿衣的钱,最夸张的一次半个月内就餐发票刮出三次奖,我觉得不说自己是吃货都说不过去。
其他可以作为吃货的佐证还有,对一个城市的喜爱程度完全取决于当地的美食是否合口,旅行节奏基本就是“逛吃逛吃”。比如我对厦门大名鼎鼎的曾厝垵印象很不好,因为那里充斥着各种劣质的地沟油小吃,以至于每次看到这三个字就会感觉油腻腻的。同样是海滨城市,对威海的印象则要好很多,原因是刚刚结束的公休假期里,我曾连续两天清晨在酒店楼下的甜品店里点一盘现烤的红豆华夫饼,一杯咖啡,端到门口的阳伞下面朝大海慢慢享用。华夫饼抹了蜂蜜,嵌着大粒红豆,趁热拈一块送到嘴里咬上一口,香脆松软奶香四溢,再轻啜一口香草拿铁,伴着和风细浪碧海蓝天的景致,当真给个神仙也不换!
我们为什么“自甘堕落”为一枚吃货?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在我眼里,吃货绝对是个褒义词,他们总是生活得有滋有味,纯良无害,再多的烦恼,一顿美餐就打发了。吃货善于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捕捉细微的美好,即便是一盘辣炒花蛤,他们也能从容器、摆盘以及红椒香菜的映衬上发现些许迷人的诗意。对一蔬一饭都能保持着饱满热情的人,必定是个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人,也因此,吃货的身边总是不缺朋友,一个吃货往往能带动一大帮吃货,前赴后继地将美食进行到底。
就说前不久,某白富美看到我在朋友圈发的一组西餐照片后垂涎不已,非要拉上我再去那家馆子原菜式照点一遍,并承诺实行“三包”:包吃包喝包接送。买一回单,吃两次饭,谁说晒美食是件没意义的事?
好姐妹夫妇从外地来济南,刚下飞机就打来电话,想要物色一家情调餐厅过结婚纪念日,在我的指引下去了泉城路附近一个自带花园露台的音乐餐厅,在美食美景中度过了一个浪漫之夜,并表示给我“记了首功”。
老公在外地念书的大外甥放假回家,大姑姐特意致电我选家特色餐厅接风,要求符合年轻人尝鲜猎奇的喜好,我向她推荐了经四路上一家海鲜主题餐厅,一家三口吃得兴高采烈,回来后大呼过瘾……
诸如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向亲朋好友们义务推荐吃喝之地,俨然成为我引以为荣的“第二职业”。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把别人吃好喝好视为己任,让自己和周围的人快乐,就是身为吃货最大的乐趣。
看到有人说:人生中,最起码有两样东西是完全属于你的,任何人都无法夺走,一样是你吃到肚里的美食,一样是你心中的梦想。
所以,做一个有梦想的吃货,人生就圆满了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