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瘫痪的奶奶,八年如一日
王太芳:老人长寿,是全家人的福分
2015年07月1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王太芳帮奶奶梳头。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张娜
孝里镇陈峪村的村民王太芳,作为孙媳妇,她用细心和坚持,带给奶奶幸福的晚年。“对于晚辈来说,孝顺是做人的本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把奶奶照顾好了,我心里踏实了,一家人也就幸福了。”这些年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使王太芳深深理解了孝顺的含义。去年年初,王太芳被评为孝里镇十大孝子。
■不离不弃,柔肩撑起一片天
1996年,王太芳嫁入陈峪村,一家人勤勤恳恳、和和睦睦,生活美满而幸福。然而发生在2007年的一场意外,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王太芳的公公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作为顶梁柱,公公的离世使全家陷入混乱,之后婆婆也另嫁他乡,杳无音信。祸不单行,丈夫的奶奶因流泪过多导致双目失明,老人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没多久便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为了养家糊口,王太芳夫妻二人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丈夫负责外出打工挣钱,而家里的大小琐事全部压在了王太芳一个人的肩上。伺候老的,拉扯小的,日常的家务,地里的农活,她一样也不能耽误,所有的一切让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有些不堪重负,可王太芳这些年硬是挺了过来。“丈夫在外工作不容易,俺得把家里这摊子顶起来,他才能安心挣钱。两个人做好分工,虽然苦点累点,但日子还算有盼头。”面对家庭的重担,王太芳义无反顾。
■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八年如一日
年事已高的奶奶瘫痪在床,不能自理,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是王太芳日常最重要的事情,在这方面,她从来不打折扣。为奶奶准备好可口的一日三餐,伺候奶奶穿衣洗漱,陪奶奶聊天解闷儿……天天如此,对王太芳来说,早已成为习惯。“自打入家门起,我和奶奶处得就很好,关系一直很融洽,老人把我当亲孙女待,我也把她当亲奶奶一样照顾。”王太芳说,公公离世,婆婆改嫁,奶奶为这个家操持了一辈子,不能没人照顾。“伺候奶奶这些年,从没觉得烦,把老人服侍舒坦了,我心里也踏实。”
冬天的时候,王太芳怕奶奶冷,每天天不亮就为老人点上火炉子。夏天的时候,屋子里闷热,老人怕电风扇,她就用扇子轻轻为奶奶扇风,直到奶奶睡着后她才休息。随着年事渐高,加上身体不好,奶奶的脾气变得很急躁,有时一两件小事不如意,甚至对孙媳妇开口大骂,为此王太芳一直默默忍受着。“也会有些委屈,偷偷抹过眼泪,但从没怨过奶奶。我能理解,毕竟她年纪大了,身体有病,有些压抑的情绪不能排解,作为身边仅有的亲人,她也只能对我发发脾气,不会是成心的。”王太芳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一家人平平安安的,苦点累点都不算啥。奶奶已经95岁高寿了,除了生活不能自理,身体还算不错,她能健康长寿,就是我们做晚辈的最大福分。”王太芳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言行为两个女儿做了好示范,两个孩子以妈妈为榜样,得空回家帮忙,收拾家务,陪老奶奶聊天,给老奶奶捶背揉腿,成了王太芳身边的好帮手。
孝子故里孝道人 请您推荐“身边孝子”
人杰地灵的长清是孝子故里,郭巨埋儿的故事就起源于这里。这个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虽然孝得有违人伦,但中华民族崇尚孝道、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是凝结成儒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体,从来没有被抛弃过。孝与忠一起构成中国千百年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两大精神根基。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离不开忠孝两字。孝是对老人和长者的尊敬,忠是对事业和信仰的坚守。离开忠孝,我们的文明便堕入虚无,一切皆无从谈起。
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渠道,是媒体的责任担当。孝子故里不乏孝亲人物,在采访中,许多长清孝子给了我们难得的感动。这些草根人物生活得平凡普通,却演绎出了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伟大。在长清区自来水服务中心和长清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推出这一系列报道,向这些孝亲人物致敬,为他们喝彩,同时希望读者关注身边的平凡,挖掘和发现更多的孝亲人物。
如果您身边也有令人感动的孝亲人物,请告诉我们。我们栏目记者的电话是18354167086,办公电话是15706411177。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