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客”插上腾飞的翅膀
青岛高新区:打造创业创新的“高新样本”
2015年07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晓鹏 姜宁

  昔日广袤的盐碱荒地已被四通八达的现代路网和国内外纷至沓来的高科技企业所替代。随着城市半小时交通圈的形成,青岛高新区的建设正在发力提速:比肩硅谷的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盘谷创客空间,目前有80余个创新型项目入驻;仅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个……
  作为青岛腾飞的新引擎,青岛高新区正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创客”们插上腾飞的翅膀。而其创业创新之路,必定是一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远征。
盘谷创客空间 比肩美国硅谷
  青岛泽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的动漫企业,主要致力于原创动画产品制作。作为最早入驻盘谷创客空间的一分子,创始人张霖坦言,高新区提供的不只是专业扶持资金,三年免房租,也不只是员工宿舍,而是在一个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中,投资人与创业者、创业者与创业者、投资人与投资人之间,形成一个开放且强大的交互圈,不经意间的一次碰撞,或许就会诞生一个好产品、催生出一家好企业。
  张霖告诉记者,去年9月的一个夜晚,他在青岛市区租住的简易办公室里迎来两位访客,一位是高新区的主要负责人,一位是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肖焰恒。“我们就是看中了他们做原创动画那股不服输的认真和闯劲。”肖焰恒告诉记者,不能总去引入已经成长起来的大企业,而是要发现、培养企业,培养创业的源头,培育创新的元气。
  据介绍,盘谷创客空间占地75亩,201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是青岛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创新型孵化器,是青岛首批六个“众创空间”之一,也是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目前有80余个创新型项目入驻,总投资2.6亿元。
  盘谷创客空间比肩美国硅谷,内设蓝贝创新园、移动互联大学生创业基地、蓝贝创客咖啡、明阅书吧等创客空间,从创业点子到项目孵化产出一条龙。
  盘谷创客空间实施“蓝贝企业培育计划”,开展“青苹果计划”青年创业活动和“贝客汇”创业沙龙,为入选企业推荐实业和金融双导师,助推企业快速成长。目前,已引进“红岛创业咖啡”“天使下午茶”“中以(青岛)国际路演中心”等6个创新型孵化器。目前,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南有柴火,北有盘谷”的局面,盘谷创客空间已有无人机、无线充电、无线投影、海尔创客等一批创新型项目入驻,累计融资额突破3000万元。

政府来当小二 “零门槛”拥抱创业者
  为给处于创业前期、或者孵化阶段的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高新区在岛城率先出台了“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的实施细则,并集中确定了蓝贝创业园孵化平台作为中小微科技及服务类企业的集群登记地。
  “搬到高新区,公司能免三年房租,我们是小微企业,这么大的诱惑一定得争取。”瞬息网络科技公司创业者张新荣介绍,他曾在美国硅谷大型知名企业工作,去年带着团队建立了瞬息网络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网络医疗服务体系,并且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投资商和政府的目光。张新荣说:“高新区提供主动服务,不是企业有问题去找政府,而是政府主动想到企业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而且不断征求我们的意见。”
  青岛高新区创业服务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作为政府来说,提供的不光是‘土壤’,青岛高新区还致力于各项创业服务:注册代理、创业导师、投资融资、链接产业等,对“创客”们来说,只要带着好的创意入驻,就能在这里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这个服务他们给做成了一个品牌:蓝贝。简单来说,企业无须租赁办公场所就能申办营业执照,真正实现办照“零门槛”。
  另外,高新区于2013年7月出台了《青岛高新区人才公寓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按照方案,高新区将利用5年时间,建设2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逐步满足5年内各类引进人才住房需求。
  入驻高新区的人才,下至具有本科学历(或高级工技能),上至两院院士,分层次享受65-18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其中租赁型人才公寓租金为市场租金的70%,产权型人才公寓销售价格为同区域商品房价格的80%。
制造业的腾飞 北方最大机器人产地入驻
  工业机器人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也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
  青岛高新区按照1+3主导产业布局,迅速行动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将工业机器人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重点发展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配套零部件产业,鼓励企业研发智能机器人机构设计、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人机交互等共性技术,攻克机器人建模、感知、多机器人协调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生产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和电机、嵌入式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形成机器人成套设计、应用能力和模块化功能部件生产能力,实现多自由度高速轻载和重载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服务机器人产业化,着力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
  记者从高新区获悉,国际机器人综合业务中心项目位于聚贤桥路以西,智力岛路以南,建筑面积17856平方米,项目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工程一层建筑面积约4574平方米,建成后作为机器人展示中心,也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机器人展示平台。
  近日,已经有世界顶尖的机器人企业安川电机签约落户青岛高新区。此外,高新区还将引进包括3个世界排名前十的机器人项目40个,总投资84.2亿元,14个项目建成投产,其中国内最大的“新松机器人”,投资36亿元在高新区建设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和北方区域总部,同时还会引进西安交大3D打印研究院,筹建国内最大的3D打印研究院,承办了第二届世界3D打印大会,引进全球首个3D打印创新服务中心总部。

高新技术助力 3D打印创新中心总部落户
  6月19日至22日,第二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在青岛举行,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代表出席。大会期间,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与青岛高新区签署正式投资合作协议,标志着全球首个3D打印创新服务中心总部正式落户青岛高新区。与此同时,10多个与3D打印相关的项目也同期落地青岛高新区。
  据介绍,首个3D打印创新中心投入3000多万元人民币,根据山东产业特点,集中采购了10多台中国、美国、德国等地生产的工业3D打印机和生物3D打印机,能够基本满足3D打印在工业领域、生物医学领域、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并将国内外100多家会员产品集中在3D打印在线和3D打印超市的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同步推广。
  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告诉记者,3D打印诞生已有30年,发展缓慢,关键问题在于3D打印生态链没有建立起来,服务商缺位,应用市场没有有效打开,整个行业还是沿袭传统制造业的老路生产设备卖设备。未来谁最先打开3D打印的应用市场,谁就有可能走在3D打印技术的最前面。
  “3D打印创新中心落户青岛一方面是看重青岛对该产业的重视、规划和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是由于青岛产业基础雄厚,可为3D打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发展提供支撑。以此为开放式平台,可以缓解地区3D打印的应用市场受到自身技术和供需渠道的约束的现状,也为3D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在全国主要工业城市布局提供示范。”罗军说。
  按照规划,未来三年,联盟将在国内10个主要的区域性工业城市集中布局3D打印创新中心平台。罗军表示,3D打印的应用市场一旦撕开一道口子,就完全可能实现井喷式的发展。据悉,去年,全球3D打印产值才300亿元人民币,乐观预测,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场可望实现2000亿元人民币。
打造新型 “1+5”主导产业
  2012年召开的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胶州湾北岸城区重在做高做新,要高水平打造科技人文生态新城。打造新型“1+5”主导产业,即,以科技服务业为支撑,加快壮大软件与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研发、高端智能制造、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产业。去年,高新区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级综合类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兴产业组织创新示范工程”被科技部确定为实施“创业中国”行动纲领计划的12个示范工程之一;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上升至第9位。
  据了解,规划到2016年,青岛高新区将建设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载体5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200万平方米,科技商务总部200万平方米。
  作为青岛腾飞的新引擎和主平台,青岛高新区将实现“构建通往全球的创新湾区,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生态型科技新城”的战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