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痕迹重考生不敢说“不”
2015年07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    
  17日下午,19名考生的结构化面试持续进行了5个小时。“湖北黄冈有一位60岁村民,自己的房子不修,却用自己的钱为村里修路修桥,欠了施工方20万,他说自己还不上可以让子女去还,有人说他是傻子,有人夸他无私奉献。你怎么看?”休息室里,一位来自章丘的考生回忆起面试考题。
  针对这道考题,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考生,答案几乎都是为村民点“赞”,号召社会向他学习。
  “为什么没有一个考生敢于说不?”一名来自外地的考官说,对于老人的行为,没有一个考生提出批评或是否定。很多考生觉着公务员面试就得一味地“拔高”,进入公务员队伍就要有一个框架,反而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隐藏起来。
  记者发现,在面试现场,尽管引导员已经为考生打开考场门,仍有2名考生坚持“敲门”。对此,一名考官表示,这一看就是受过专业面试训练的考生。果不其然,在两名考生面试时,罗列的事例都是“第一书记”沈浩的故事。“很多考生参加辅导机构,受过训练之后很容易形成思维的固化。不管你出什么题,考生都要把事前准备的案例、背过的理论硬套在答题中。”这名考官告诉记者,很多案例和答案跟题目相差甚远,这就会影响打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