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与济宁高新区“联姻”共建四大基地
200名优秀人才前来送技术
2015年07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宁高新区大学园,每年将迎来山东大学派驻的优秀人才。
     本报济宁7月20日讯(记者 高雯 实习生 李晓阳) 20日,济宁高新区与山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山大—济宁高新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四大基地。山东大学每年将选派约200名优秀人才,深入高新区企业,并选派优秀教授为高新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资源支撑。
  20日上午,济宁高新区与山东大学正式签约缔结合作,选择从目前市场最低迷、高新区占比最大的工程机械行业率先破题。共同搭建“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基地”、“装备制造业工程教育培养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四大基地。这对于人才流失日渐严重,深处寒冬之中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或将是一场“及时雨”。 
  共建四大基地后,山东大学每年将选派约200名学生入驻高新区大学园,开展产学研合作和联合教学实践活动,为高新区提供需要的人才资源。同时派驻不少于30名的研究生、本科生,深入高新区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我们公司总部之前有一千余名职工,由于市场不景气,订单越来越少,人才流失很快,现在只还有400多名职工了。”参会的高新区一家工程企业技术总监谢先生说,工程制造业越是不景气,市场淘汰越残酷,此时更需要人才入驻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大基地建成后,山东大学将根据高新区企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选派优秀教授到高新区开展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为企业在职职工开展在职工程博士、硕士等高精尖人才培训,并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当中,为高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促使高新技术应用和产业提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