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现河史127采油管理区员工正在检测脱水泵电机轴承温度。 通讯员 孔明磊 摄
本报见习记者 邵芳 通讯员 王常玲 马俊松
7月14日下午,现河采油厂史127采油管理区经理孙宇鹏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河86-平4井井口压力出现下限报警,初步判定为该井管线泄漏。这条短信也同时推送给了员工任肖宁等人,由此指挥中心管控岗值班人员和管理区相关人员开始联动运行,负责技术的分析和现场的处置。即使不在施工现场,通过手机信息孙宇鹏就能及时掌握各个井口的动态。
10秒巡井、2秒停井、5秒调冲次 生产过程信息化促生产方式变革
7月14日,现河采油厂史127采油管理区员工单如意利用生产指挥平台20分钟内就完成了管理区内196口油井的巡视,以前这项工作至少需要15个员工耗费两小时才能完成,自“四化”建设以来管理区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是从前员工无法想象的。
那些夜间巡井、冒雨停机的片段还留在史127采油管理区河82采油站员工李东升的记忆中,而如今这些统统变成了历史。据李东升介绍,河82采油站原有7座计量站,夜间专门负责巡线人员就有12名,白天正常巡护人员26人,每天要对辖区内所有油水井进行巡护7次,平均单井耗时30分钟。加上路程耗时,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平均一个计量站每天的设备、管线巡护时间约为350分钟。
自“四化”建设后,示范区搭建了具有生产监控、报警预警、生产动态、调度运行、生产管理、应急处置六大模块的一体化生产指挥平台,通过人机联动,实现了生产全过程采集监控、全过程分析预警、全过程优化调整、全过程指挥管控的强大功能。通过生产指挥平台,每口井仅需要10秒就能巡视完毕。所有油井实现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电参等8项56类参数的实时采集。定点巡井变为实时监控,变人工巡检为电子巡检,变人工录取为实时采集,大大缩减了巡井时间,提高了巡井质量。“以前人工油井启停需要15分钟,现在远程操控2秒完成,原来人工冲次调节需要2小时,远程自动仅需5秒。平台的使用大大缩减了员工户外工作量,如今我们仅需对重点油井巡护就能保证平时的生产运行工作。”李东升说。
精编人员、变革管理决策模式 管理区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按照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的要求,史127示范区随之探索了“四化”配套管理模式,搭建起“公司-管理区-专业化班组”的新框架。新框架将原来的采油矿、采油队合并为管理区,压减了一个管理层级,由管理区直接管到班组。“管理模式变革随之改变的是决策方式。”据孙宇鹏介绍,之前现场发现问题,员工需汇报班长,班长汇报队长,队长汇报矿调度室等逐层上达,然后由上级制定方案最后下级落实实施,这就造成了管理层级多,反馈环节多,决策效率低等问题。新的管理模式实施后,现场问题最初反馈给了一体化生产指挥平台,由生产指挥中心的管控岗人员综合判断、协调,直接下达给各个班组,新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员工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
在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的同时,史127示范区在人员管理上也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据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相关要求,史127示范区开始精简机构、机关人员,创新出了一套新的定员标准。首先梳理传统模式下注、采、输、维修等工作项目,将所有工作项目进行打开,剔除、优化传统模式下工作项目。其次负责人要求对生产班组进行了跟踪写实,形成了一个月以来示范区详细的工作写实,根据数据的统计,初步判定所有工作量出现的概率。最后依据前面两项工作,结合生产规模变化和近年实际,按工作项目测算出年度工作量,并根据油田《采油队劳动定额标准》进行赋值,从而将岗位精编为113人。随后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确了定岗位。由此,史127示范区用工人数由140人下降到113人,比中石化标准岗位减少了一半。劳动生产率由每人每年446吨油提高到每人每年801.7吨油。
海量数据摸清井口“脾气”
优化参数促单井提质增效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石油工人通过丰富的个人经验完善单井管理,而进入信息时代,海量的数据不仅成为我们行动的依据,通过采集的功图可判断油井运行趋势,从而变事后处置为超前预警,促使油井健康生产。”孙宇鹏说。
2015年3月12日,技术人员通过对功图的研究发现,河86-P3井回压异常,并对其开始实时跟踪。4天后,该井压力即将达到上限值,技术人员立即通知班组员工进行排查,班组员工采取热洗清蜡和大排量冲管措施,致使生产恢复平稳,超前化解了管堵风险。据了解,截至目前生产指挥平台已预警重大问题464 次,大幅减少管线穿孔、设备故障和维护作业,同时提高生产时率。
与此同时,海量数据的实时记录也改变了很多传统的观念。拿平衡率为例,通常员工用电流表测出三相电流,有针对地将平衡率调至80%-120%之间,以此节约电费。“但每口井都有自己的脾气,通过海量数据,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井的平衡率在规定区域间就是最节省的。针对这部分井,我们及时优化调整,促单井精细管理。”孙宇鹏说。通过参数的优化调节,史127-5井调平衡后,年节约电费1.47万元。
通过对各项参数在功图最高点、最低点以及走势的判断,海量的数据帮助员工摸清了单井的“脾气”,为精细管理提供了依据。“以前我们靠经验做事,现在我们凭数据说话,接下来我们会仔细分析每一口井各个参数的情况,从而进行参数的优化,精细每一口单井的管理,促进单井提质增效。”这是孙宇鹏关于未来的计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