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批50块大洋建玉来饭庄
淄川炭矿门口租汉奸房子搜集情报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抗战时期的淄川炭矿大门(翻拍),从图中可看到,一个穿和服的女人走进大门,另一个矿工打扮的人挑扁担走出门口。
  右边电瓶车进入处为当年淄矿大门所在地(现为一机修厂大门),玉来饭庄就在大门一侧附近。
  韩秉祥老人介绍玉来饭庄的传奇故事。
     “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把这句话用在抗战时期淄博淄川炭矿大门口的那个“玉来饭庄”身上,再合适不过。距离敌人据点几十米,却安然从事地下活动两年多。玉来饭庄是当时淄川煤矿的重要据点,建立者陈守法不仅仅胆大心细,更重要的是,他深刻把握当时形势,斗争策略灵活多变。
  这里送出了众多重要情报,这里还不断播下抗日的种子,玉来饭庄的故事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它的精神永存,并且“不应该被人们忘记”。
  文/片 本报记者
刘志浩 张泰来    

□日军几次准备充分的“围剿”不明不白落了空
  1942年7月的某天,淄博淄川洪山镇“淄川炭矿”(即淄博煤矿前身)门口不远处,一阵清脆的鞭炮声过后,一家干干净净、挂着“玉来饭庄”四字牌子的夫妻店,开门迎客。
  因为靠着矿山,平时有不少矿工进出,这个地方逐渐形成以“二、七”为期的洪山大集,附近村庄的人们都会赶来买卖东西。不过即便没有集,这里也聚集着众多小贩,买卖肉菜,剃头卖饭,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在附近众多饭店中,只有不到十张桌子的“玉来饭庄”并不怎么显眼,但这并没有影响它的生意。开业之后,这家小饭店30来岁、中等身材的老板陈守法和他留着长发的妻子白怀英,笑容可掬地招呼着从不远处那个大门口出来的人。不久,因为饭菜、酒水价格低廉,加之老板很好说话,饭庄生意日渐红火。
  其后,淄川矿上的日军发现一个奇怪现象:附近的治安持续“恶化”,他们的行动时不时被人提前知道。
  出版于1941年8月的一份《山东炭月报》(由日本特务机关控制的“山东煤炭产销股份有限公司”主编,日文版)称,在当月二十五日发生了张博线(指连接张店到博山的铁路线)白塔附近的铁路被炸等事件,“小规模的匪徒袭击”也从未断绝,令他们颇为头疼。几次准备充分的“围剿”也不明不白落了空。
  “日本人绝对想不到,八路军能到日本人眼皮子底下钉钉子。”7月14日上午,谈及当年赫赫有名的玉来饭庄,现年82岁的淄博煤矿退休工人韩秉祥兴味盎然。
  2003年前后,韩秉祥曾采访过这家饭庄当时的主人,原山东淄博矿务局寨里煤矿离休干部陈守法,韩秉祥记得,当时为了了解这段历史,他在一位老干部处工作人员引荐下,前后与陈守法畅谈了两天,并进行了详细记录。其后两年,陈守法去世。
  如今与记者再次谈起这段历史,韩秉祥依然滔滔不绝:“他人走了,但这些故事应该被留下。”

□起初矿井下接头不方便,便想到开饭馆
  韩秉祥说,玉来饭庄建立之时,淄川当地的党组织活动其实处于低潮期。这种情况下,1942年4月的一天,身为淄川煤矿党委负责人的淄川千峪人陈守法接到联络员通知,要他去90里外的益都县见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刘少奇。根据党史记载,为了指导山东抗战工作,1942年4月10日刘少奇从延安赶赴山东,并在鲁长居4个月。最终改变了中共在山东的面貌,对以后山东政治格局的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鲜为人知的是,“玉来饭庄”的成立,与刘少奇有着脱不开的干系。已在当地矿山从事工人工作十余年的陈守法,提出想在矿山附近建立一个饭店,作为地下交通点的想法。
  1933年被山东党组织派来淄博从事煤矿工人工作的张天民曾回忆,当时想要在工人中宣传党的政策并不容易,必须深入到他们之中,与工人同吃同劳动。与煤矿工作性质相适应,当时的地下活动很大部分是在幽暗的矿井中进行,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工作”,尽管这样做的隐蔽性比较强,但风险很大。陈守法正是张天民在淄川发展的8个党员之一。
  “当时刘少奇问陈守法在矿上开展工人运动有什么困难,陈说矿井下大家伙干活接头,开会不方便,活动也受限。”14日上午,韩秉祥说,因为陈会做菜,于是他就提出最好能在洪山镇开个饭馆,“这样既方便侦察敌人行踪,还便于救济工人。”
  很快,刘少奇同意并批给他50块大洋,叮嘱“饭馆不可开得太大,以免引起敌人注意”。陈守法回到洪山镇,与几位同志商量后,又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当年7月的一天,“玉来饭庄”开门大吉。

□偷听汉奸交谈,头发里藏情报救下淄川县委
  陈守法选的地方距离炭矿门口也就几十米远,维持饭店所需的食料、调料等,从附近很容易买到。陈租的这间屋子,属于矿上一个汉奸所有,一般没人敢来惹事。
  陈守法的“玉来饭庄”很快成为矿上大小汉奸最喜欢的去处,原因无他:酒菜便宜,而且老板好说话。“持续了两年多时间,一直没有被发现。”韩秉祥说。小饭馆厨房和前面只有一块板子之隔,来人说什么,负责做菜的陈守法可以听得一清二楚。即便听不清,他的妻子白怀英也会及时把情况告诉他。
  而汉奸们万万不会想到,就在他们无所顾忌谈论明天去哪“发洋财”的时候,一些原本应该绝密的信息,已经被陈守法牢牢记下。
  一次,一个汉奸头子喝醉酒,说明天他要带队去唐家园围剿淄川县委,因为情况紧急,陈守法赶紧让白怀英把写好的情报梳到头发里,借口出去买东西,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走出饭店,并穿过几道岗哨,跑了50多里山路,顺利将情报送出,确保了县委安全,并将计就计,沉重打击了前来袭扰的汉奸队。
  玉来饭庄建立后,陈守法在这里先后发展党员5人。后经上级批准,1942年10月洪山重新建立起由陈担任书记的支部,并继续发挥“宣传抗日,组织工人”的作用。1943年,该处的地下党支部连续组织了群众几次抢煤、抢粮活动,党员杨学胜甚至利用晚上在炭矿广场放电影的机会,制造混乱,把一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贴到了一个日本兵的后背,让日军对八路的渗透能力大为惊讶。
  “一直到1944年,玉来饭庄开始引起敌人怀疑,陈守法和妻子安全撤离了饭庄。”韩秉祥说。
  7月14日,记者来到淄川洪山路一家机修厂,此处是当年老淄矿的大门所在地。谈及“玉来饭庄”,年轻一代都不太知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