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房地产商的转型思路——
我卖的不是酒庄是企业孵化器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春萌和欧洲的葡萄酒专家交流。左为布鲁塞尔国酒酒类大赛主席杜安,右一为前拉菲酿酒师热拉尔。
     房地产市场转型期也正值全民创业高潮。在乳山,一位房地产商以产品经理的思维转型做酒庄,当价值上千万的酒庄成了企业孵化器时,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也就此开启。让我们看看这种创新模式带给我们的启发。

  和外国人抢中国富豪
  2002年,陈春萌在乳山银滩销售海景房,那时正值全国炒作海边置业;2006年,他转战海南开发房地产,再次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在房地产黄金十年退潮前全身而退,陈春萌几乎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这显示了他深厚的行业洞察力。
  2010年,喜欢喝葡萄酒的陈春萌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土豪盯上了法国酒庄。从2011年起,中国富豪在几年间迅速成为法国波尔多酒庄买家的主力军。今年6月的淘宝拍卖上,一座波尔多酒庄城堡以564万元成交价再次刷新纪录。
  在风景如画的地方,有一个自己的城堡,自己采摘葡萄,在阳光下小憩,小酌自家庄园酿的葡萄酒,这完全符合中国人对田园美景生活的向往。“我本身就是一个消费者,希望喝到个性化的葡萄酒,本身也向往这样的生活方式,我发现,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陈春萌掌握的数据是,法国波尔多有几万家酒庄,中国人买了100多个,而现在中国国内一共才有不到200个酒庄。一方面是赵薇这样的大批中国买主到国外抢酒庄,另一边是国外葡萄酒集团纷纷到中国开疆扩土,2012年,法国拉菲酒中国生产基地落户蓬莱。“外国人都来抢中国富豪,那我们为什么要把机会拱手让人?”
  在中国房地产黄金十年退潮的前夕,陈春萌正式从房地产转型种葡萄,做酒庄。
开发酒庄不是开发房地产
  在很多人看来,陈春萌开发酒庄,还是在干房地产,但陈春萌的看法截然不同。他认为,由于产品定位不一样,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在陈春萌看来,房地产开发持续力不强,产品单一,一个项目开发完立刻就转入市场,但酒庄却是不断推出产品,并能代代传承。“别墅”这类产品仅仅提供居住功能,居住功能在酒庄的产业链中只占很小部分。每个酒庄都是一个生产单位,可以提供葡萄酒、餐饮、旅游、文化等多元素产品。
  从这点来看,酒庄更像是一个小企业,每个酒庄都能生产出自己的百年品牌,而且随着树龄增长,酒庄的品牌价值历久弥香,可以传承。所以,开发酒庄不是开发房地产,而是寻找共同的合作伙伴投资创业。陈春萌觉得自己干的是招商引资的活:甲方把地种好了,把车间厂房建好了,投资者来投资的是一个小型企业。
  从这个意义上,陈春萌认为台依湖酒庄项目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完整的产业链。种葡萄是农业;种出来的葡萄酿酒是工业;酿完酒进行销售是第三产业;发掘葡萄酒的文化又是文化产业。这个项目更像是做一个产业园,或者说企业的孵化器。
  因此,这也被陈春萌称为“全民创客计划”。这个孵化器的创业产品可以有多重选择:可以自用做庄园,充分发挥其社交属性,成为休闲度假或朋友相聚的会所;可以几个人一起投资,从葡萄种植、酿酒,到每瓶酒的品牌设计,全都打上个性化烙印;甚至可以众筹来投资或者认购最小单位为一分地的葡萄园。在这个孵化器里,每一个酒庄都可以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个性化产品,都可以附加旅游、住宿、餐饮等后续产业,因此每一个酒庄都可以开发成一个全产业链的生产、销售模式。
将体验经济进行到底
  酒庄毕竟是舶来品,如何移植才能适应中国水土?陈春萌首先考察了波尔多、勃艮第、卢瓦尔河等法国知名葡萄酒产区。
  在这些传统葡萄酒产地,陈春萌感受到的是法国式慢生活的激烈碰撞。他寻访过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酒庄,庄园主说,这是他爷爷的爷爷留下的庄园。这种历史传承和庄园酒的个性化让陈春萌感触很深。
  在美国纳帕和澳大利亚等新世界葡萄酒产区的考察,又给了他新的启发。新世界国家通过葡萄酒旅游和文化相结合,把产区影响力和市场做得风生水起。老世界产区酿酒一流,缺点是产业单一。
  综合新老葡萄酒产区的各自特长,陈春萌开始了转型之路。
  作为葡萄酒行业的创业者,陈春萌摈弃了中国式创业的“大干快上”,转向“慢工出好酒”的“法式酿造”。从2010年项目立项,前四年陈春萌一直在默默种葡萄。“计划用10年到15年时间完成300个酒庄的建设,每一个酒庄都可以有自己的品牌。如果投资人不想参与酒庄管理,后续的所有管理工作可交给酒庄园区管理方。
  为了提高酒庄酿造水平,陈春萌在乳山的小村庄请来了国际酿酒大师、前拉菲酿酒师热拉尔·高林。
  热拉尔·高林从1982年为拉菲集团服务,担任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克拉克酒庄酿酒师。2006年任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中国酒庄顾问。
  热拉尔·高林1997年来到中国,这些年一直在中国各个葡萄酒产区游走,他最喜欢观察不同的葡萄产区会酿出怎样的葡萄酒。相对而言,乳山比烟台纬度稍高,在这里种葡萄不用培土过冬。
  之所以大投入请来热拉尔这样的大腕,在陈春萌眼中,台依湖国际酒庄项目的核心产品是酒庄酒。“不管是酒庄还是私家葡萄园,获得最终的产品回报,就是葡萄酒。”
  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细分,酒庄酒是葡萄酒的发展趋势,也是体验经济的一个热点,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到酒庄酒的全产业链中,“从葡萄的种植、发芽、结果、采摘到酿酒,到个性化酒标的设计,消费者都可以参与其中,将‘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从田间到餐桌无缝对接,整个环节全都可控,解决了食品安全等痛点。”陈春萌说。
  销售方面采取认购葡萄园的模式。陈春萌把客户定位从土豪延伸到爱喝葡萄酒的人,认购葡萄园的最小单位是一分地,即客户花1万余元在此购买一分地,就可以成为这一分地10年的主人,享受每年60支该地原酿葡萄酒。“这样算下来,高品质独特口感的顶级酒庄酒甚至比市面上酒厂酒便宜,大众群体都可以畅享。”陈春萌说。
做了房地产商做不到的事
  记者了解到,台依湖国际酒庄是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建立的,首批流转土地5000亩,已建成葡萄园3000亩,涉及4个村,协议目标是流转土地30000亩,涉及7个村。整个项目总投资30亿。
  和房地产项目截然不同的是,酒庄的开发和后续管理需要当地村民打理和种植葡萄园,这就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现在,当地已有800多人就业,当整个3万亩葡萄园投入使用,将提供8000个就业岗位,从社会价值上讲,这是一个房地产项目所无法比拟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