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就像一把“慢刀子”
潍坊呼吸病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为您揭开慢阻肺面纱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马媛媛
  慢阻肺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著称。据最新的全国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患病率为10%,即全国约有1亿名慢阻肺患者。然而,庞大的患病人群和知之甚少的防治知识成了一对矛盾体,加大了慢阻肺的杀伤力,为患者制订一个科学的疾病管理方案迫在眉睫。
  为此,本报特地采访了潍坊呼吸病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专家,为广大患者揭开慢阻肺的面纱。

三个问题,认识慢阻肺
  近几年,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重视程度在不断上升,却忽视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排在以上3种疾病之后,列为世界第四大慢病。潍坊呼吸病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张绍坤主任认为,在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排序应该更靠前。从流行病学的5个关键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疾病负担来看,该病同时在高水平上升,“这在其他疾病中是罕见的,因为经过有效预防,不少疾病的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在下降。”张绍坤主任说,在国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最应该重视。
慢阻肺是什么?
  张绍坤主任告诉记者,肺脏在呼吸过程中,气体通过气道进出,如果吸烟、感染、空气污染等因素损伤气道后,气道就会出现慢性炎症,时间一长会造成气道管腔狭窄,使呼吸时气流受阻,导致肺功能障碍。这个结果是不可逆的,并呈进行性发展,我们熟悉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都属于此病范畴。张绍坤主任强调,由于这一概念普及不够,很多老百姓听到“肺气肿”就紧张,但对慢阻肺却不在乎。
为什么会得慢阻肺?
  张绍坤主任告诉记者,吸烟是导致慢阻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植物性烟雾(柴火、木炭燃烧时的烟雾和颗粒)也是重要致病因素,因此该病在农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关于空气污染是否引起慢阻肺,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但可以肯定的是,空气污染会加剧该病的急性发展。
为什么慢阻肺致死率高?
  慢阻肺就像一把藏在身体里的“慢刀子”,对人身体和精神的折磨更厉害。该病的症状是不断递进的,从咳嗽、咳痰到气短或呼吸困难,再到憋气和胸闷,最后引起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肺癌等。晚期慢阻肺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喘不上气,即使坐着或躺着不动也不行,有患者描述“憋气的感觉就像被土埋了半截”,非常痛苦。张绍坤主任认为,只有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患者知道害怕之后,才会规范治疗。

及时筛查、诊断很重要
  张绍坤主任说,慢阻肺患病人群中,有人会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还有一部分人没有症状。肺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疾病进展比较隐匿,常不为人察觉。即使出现了咳嗽、咳痰、喘憋等症状,也很容易被误解为生理机能“老化”,或抽烟后的正常反应,并因此漏诊和误诊。张绍坤主任指出,慢阻肺比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落后的一个地方是,人们在没有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疾病前,就知道要及时预防,而慢阻肺从来没有。
  因此,及时诊断非常重要。张绍坤特别强调,吸烟的人、40岁以上人群、有慢阻肺家族史、小时候经常咳嗽,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等问题以及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需要定期做肺功能检测。另外,如果在爬楼梯、做家务时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
  张绍坤主任建议,慢阻肺患者要有一个积极心态,这类患者往往因为走路憋气,导致心情低落甚至抑郁,应该调整心态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慢阻肺最大的危害是反复发作,因此,患者要尽量保持“稳态”。秋冬预防感冒,夏季和初秋时,患者感觉最舒服,也是康复治疗的好时候。另外,预防这一高发疾病,应该做到戒烟、远离二手烟,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可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温馨提示
  如果您出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的问题,您可以拨打潍坊呼吸病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
  7月24日北京朝阳医院黄克武教授、北大医院迟春花教授、北京医院吴司南教授将来我院进行会诊查房。7月25日(本周六)进行“走基层,进社区”专题讲座“自由呼吸—认知慢阻肺”。黄克武教授主讲慢阻肺规范化防治,迟春花教授主讲哮喘管理国内外现状。时间:上午9点;地点:门诊五楼大会议室。届时,欢迎各位同仁来我院学习交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