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自建校以来,学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出了一条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突出工科特色、注重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围绕报考相关问题,该校招生负责人接受了采访。

  问:请问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有什么特色?
  答:学院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学院确立了梯度实习、技能大赛+职业能力培养、技能与技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有序推进了一系列改革。
  问:课程建设和改革是如何推进的?
  答: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近几年,学院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目前学院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群2个;主编或参编教材150余部;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问:听说学校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请介绍下?
  答: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其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自建院以来,先后投入巨资建成校内实验实训中心65个,其中包括:国家数控工程中心山东培训分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实验室山东实训基地、“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德国KELLER CNC公司‘凯勒数控实验室’”、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等。这些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不仅建设档次高,而且有些是按照仿真实验室的标准建设的,实现了“四真四化”教学(真实产品、真实工厂化生产、真实企业教学环境,实现教学职场化、运行可视化、操作实景化、项目综合化)。可确保各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学时占总教学学时的50%以上。同时,学院先后与山东法因数控公司、和联集团、海信集团等100余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协议,满足了学生校外实训实习的需要。
  问:请简单介绍下如何进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
  答:近几年,学院与企业共建了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开办订单班,合作开设新专业等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双方共同探索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学院拥有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施工员、预算员考试站”,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工种的鉴定,可获得17个工种和两个中级技术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
  总之,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学院获得2014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一项。自建院以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各级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共200余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1项、省级一等奖29项、省级二等奖46项。充分展现了凯文学子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