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粒金乌贼“游”入塔岛湾
这是威海首次增殖放流品种,全部放流将于10月底结束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3日讯(记者 刘洁) 23日,记者从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威海在乳山塔岛湾放流15万粒金乌贼受精卵,这是威海首次放流金乌贼品种。 
  据介绍,金乌贼又名墨鱼、乌鱼,广泛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是世界乌贼科中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年产量在世界乌贼科种类中居第2 位,是我国北方海域中经济价值最大的乌贼,曾与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一道并称为我国传统四大渔业之一,是重要的捕捞对象。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的破坏等多种原因,其资源量明显衰退,产量急剧下降。威海首次在乳山塔岛湾放流15万粒金乌贼受精卵,这是威海首次放流金乌贼品种,将有效增加威海近海金乌贼的资源量。 
  2015年,威海共承担虾蟹类、海蜇放流任务31个,增殖海域包括威海湾、双岛湾、五垒岛湾、乳山湾、塔岛湾、白沙湾、靖海湾、石岛湾、朝阳港等,累计放流6.6亿尾中国对虾苗种、2.1亿尾日本对虾苗种、1.25亿只海蜇苗种、6300万只三疣梭子蟹苗种。
  目前,2015年度虾蟹类、海蜇放流工作圆满结束,累计放流11亿单位苗种,全部放流工作将于10月底结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