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童卖报中学会精打细算,遇到挫折不再哭鼻子
营销秀中成为独立“小大人”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小报童李永慷在和小伙伴交流卖报经验。      本报见习记者 李洋 摄
     本报记者 唐菁 见习记者 李洋
实习生 周一 胡明 胡泉
  2015年首期齐鲁晚报小报童暑期营销秀即将落幕,不管卖出多少报纸,小报童们在这十几天的实践中都有收获,仿佛一下子长成了“小大人”。通过自己上街卖报,小报童们体会到了父母赚钱的艰辛,在对待零花钱上也不再大手大脚。同时,他们也更懂得了感恩,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遇到困难也不轻易掉眼泪了。

有了理财意识,花钱更节俭
   小报童孟紫蕙自卖报第一天,就建了一个小账本,记录每天的收入和支出。
  “这是今天卖报挣来的25元,明天订报还要再拿出20元,剩下5元。”孟紫蕙在整理一天的劳动所得,5角、1元的纸币被她整理得整整齐齐,用小夹子夹起来,这是她自卖报第一天起每天晚上的固定任务。“一天挣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我都清楚地记录下来。”孟紫蕙说,自己记账后才明白,花钱很容易,挣钱真不容易。
  “以前每周给她的零花钱,她总是有多少花多少,对钱没有多少概念。”孟紫蕙姐姐说,参加了小报童活动后,她教孟紫蕙自己点钱,自己算收入了多少,支出了多少,因为这些钱都是她一毛一毛挣出来的,她格外珍惜,花钱不再大手大脚,开始有了理财的意识。”
  通过卖报变得“抠门”的还有小报童曹宸 。他说,参加了小报童活动后,我觉得花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以前买东西都是爸爸妈妈付钱,现在买东西都会好好算一算。“我很喜欢吃汉堡,经过快餐店的时候总是想进去买一个吃,但是现在想想一个汉堡要15元,我卖一份报纸只能挣1毛钱,我得卖150份报纸才能挣到一个汉堡,然后就走了。”

坦然面对挫折,决心做真正男子汉
  有的小报童在活动中变得更加开朗。“芸汐大胆去问,不要害怕,妈妈会一直跟在你的后边的。”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5岁的吕芸汐非常胆怯,甚至都不敢跟陌生人说话。参加营销秀十几天来,芸汐成长的非常快。“妈妈,我明天要订50份报纸。”芸汐通过卖报学会了与人交流,起初那个胆怯、羞涩的小姑娘现在会主动要求妈妈给她订报纸,并主动要求增加卖报的份数。
  周熙睿也在卖报中更独立自强。周熙睿的妈妈郭女士说:“我们家开了个干果店,以前店里有生意时,儿子都不理会的。但参加营销秀后,店里来了顾客时,他能帮着称干果,别人买点东西他也能自己收钱找钱了。”郭女士感觉儿子一下子变成了个小大人。
  有的小报童则在营销秀中学会了坚强,不再轻易哭鼻子了。有一次,陈梓 因为卖报受挫,急得哭了起来。“妈妈,太难卖了。”后来一位出租车司机主动买了两份报纸,让他重拾信心。经过数天的历练,他能坦然面对别人的拒绝了。“我相信自己只要坚持,就能把报纸都卖出去。”他下定决心,坚强起来,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赚钱买礼物,与家人小伙伴分享
  “今年爷爷64岁了,每天都陪着我参加小报童活动,不仅要早起,还要陪着我卖报,太辛苦了,我爷爷喜欢听歌,我就想用自己赚的钱送爷爷个音箱,让他听歌。”这是李永慷对卖报所得的安排。
  “孩子在卖报纸时看我早上没有吃早餐,她去给我买了一份,虽然不是什么美味珍肴,但我只想说女儿真是我的贴心小棉袄。”徐若涵爸爸说。在这十几天里,徐若涵变得更贴心,更懂事。“徐若涵已经是第二年参加小报童营销秀,今年本来只是想让她再体验一下,没想到她进步很大,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徐若涵的爸爸说。徐若涵打算把每天卖报的钱攒起来,给爸爸妈妈买礼物,给自己买文具。
  每天早早起床领报,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卖报,但娅涵说:“我一点都不累,现在我每天过得很快乐。”虽然她赚的钱不多,但是心中一直都想着这些钱该怎么花,看到班上有一些跟着爸妈从外地来的同学,他们的课外书很少,娅涵心里默默盘算着,要买一些书送给同学,那他们就有更多的课外书看了。
  娅涵也说:“家人照顾我实在太辛苦了,而且赚钱很不容易,我要好好谢谢他们,尤其是奶奶。”说完小娅涵回头看看奶奶,在奶奶脸上亲了一下。她打算给家人买好吃的感谢他们。“最后剩下的钱我就自己存起来,以后用这些钱买文具,以后我也不会再乱花钱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