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小冰期,人类大变革
2015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周,一则题为《地球将进入小冰期》的报道引发了舆论震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最新研究表明,太阳活动可能将在2030年前后减少60%,人类届时遭遇“小冰期”。“小冰期”这个说法听起来耸人听闻,让不少人担心人类是不是要进入冰河时代。其实,所谓小冰期远没有那么恐怖,不过,这点小小的气候变动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倒是十分巨大的。
  如果将人类东西方历史当做一个整体去阅读,你会发现有些巧合是十分惊人的。比如在上古的东西方典籍中,都有过“大洪水”的记载,咱们这边是大禹忙着治水,西方是诺亚在造方舟,洪水过后,两边的人都纷纷换了个活法,开始进入封邦建国的文明时代。公元400年左右,东西方两大帝国——罗马与西晋又几乎是同时遭到边境蛮族的入侵,相继垮台。到了公元1200年,两边又再次同时遭到蒙古帝国入侵,致使文明进程再次变轨。
  为什么东西方对于大灾难的记述有着如此惊人的同步?有一种猜想认为,这其实是因为地球气候的变动。人们虽然习惯于将季节的变换简单归结为“寒来暑往”,但精确的测量发现,地球在经历每一波冬夏时,温度都会存在微小的变化。而人类对于地球的这种体温变化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得多。研究表明,自人类踏入文明社会以来,有史可查、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气温变动”至少有这么几次——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3000年,其所带来的洪水和之后的寒冷改变了人类过去自由散漫的粗放农业,相对恶劣的环境加剧了人群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文明开始在争夺中诞生。第二次与中国五胡乱华和罗马蛮族入侵同时,欧亚大陆中部寒潮的提前迫使游牧民族南下,压垮了农耕文明建立的帝国。第三次刚好发生蒙古帝国崛起之时,蒙古高原的风调雨顺滋养了这个马背上的帝国的锐气,使其有能力征服世界。如果用这种视角重新审视东西方历史,你就会发现那些巧合不再惊人了,因为“环球同此凉热”,文明即便相隔再远,本来就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不过,气候的变动有时也不一定让文明“同甘共苦”。就拿太阳活动减少造成的小冰期来说,人类在公元1600年前后就碰上过一回,中国人叫它“明清小冰期”,顾名思义,它的到来间接造成了明清迭代。因为这场小冰期,明末各地连年闹灾,最后闹得起义风起云涌,逼得崇祯皇帝上吊死了。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尤其是北方的英国,人们日子过得也相当苦逼,大降温让苏格兰地区几乎所有农作物面临绝收的困境。但新奇的是,英国却没有因为“小冰期”而闹得亡国灭种或者改朝换代,恰恰相反,借助小冰期,英国人换了个活法——从农村涌入城市的大量闲置人口为刚刚发轫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一场改造世界的变革反而在小冰期内加速发育。曾经对于类似气候变动做出类似反应的东西方文明,从此分道扬镳,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时光荏苒,改变全人类生活的明清小冰期已经过去三四百年了,新的小冰期如果到来,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是机遇?是变革?还是灾难?也许,在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必为此过于担心,但追古抚今,时刻准备换个活法,也许是种不可忘记的提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