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一家店,播放电影四百场
从没进过电影院的38岁退伍老兵,自费为农民工放映电影
2015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庆栋在整理电影放映设备。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摄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在历下区东部,退伍老兵徐庆栋带着自费三万元购买的电影设备转遍了各个工地,自2012年起为农民工免费放映电影四百场。从没进过电影院,却将电影带给无数农民工,他的善举感染了更多人加入到了放映队伍中来。

一则电视新闻,激发放电影想法
  38岁的燕山新居社区居民徐庆栋是一名退伍老兵。2004年退伍后来到济南创业,在历下区东部开了家小商店。渐渐生意越做越好,店铺也新增一家,夫妻俩各自经营一家小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04年济南东部刚刚开发,农民工达到上万人,徐庆栋看到这些农民工业余时间除了喝酒、打牌,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当时他的店中订了四五份报纸,便贴出告示,通知农民工和周边居民可以到他店里免费读报。
  2011年,徐庆栋看到一则电视新闻,一个工地上十七八岁的农民工喝醉了,因为缺钱便去抢劫,钱没抢到自己却进了监狱。“我十七八岁时还在部队上受教育呢,农民工需要合适的文化活动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记得小时候在村里看电影,全村总动员,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在部队时也每周看两次电影,放松娱乐的同时还能受到教育。电影一定能给农民工兄弟带去快乐。”在部队曾帮忙放过电影的徐庆栋一下子就想到了电影。
  2012年2月,徐庆栋花三万元购买了全套的电影放映设备。这笔钱相当于他一年的收入。2012年3月,第一次为农民工放电影的情景,他依然记忆犹新:“现在的数字设备刚拿到不会操作,当天一直给北京卖家打电话问使用方法。”当时放的是《辛亥革命》,徐庆栋是带着刚刚上小学的儿子一起去的。那天晚上风很大,支架很不好固定,儿子抱着支架,他捡来一块大石头压住架子的脚。
  他没有事先联系项目负责人,只是默默和儿子在空地上支起了银幕,预热了扩音箱。当夜色渐浓,银幕上放出璀璨的光芒,一瞬间吸引了众多农民工的目光。

损失一家店铺,播放电影四百场
  从那以后,从没进过电影院的徐庆栋,拉着电影放映设备,辗转于奥体、高新区附近的工地,以及草山岭和燕山新居小区。把一场场电影带到了很多工地。三年多来,平均每三天放一场,无论严寒酷暑,这些年已经坚持放映了四百场左右。
  徐庆栋的影片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故事片、战争片、纪录片、科教片应有尽有。他还特地在电影前播放十五分钟科教片,涉及打工安全注意事项、如何找到好工作等实用信息。“别小看了露天电影,它们是塑造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徐庆栋说。
  很少有人知道,除了自掏腰包,徐庆栋还在这件事上搭上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他每三天放一场,每场时间为晚上7点到9点半。放电影前他要从下午开始选片、调试设备。顾不上店里的生意,他的一间店铺只得关门谢客。
  徐庆栋笑着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虽然店只剩一家了,但自己心情好了反而带得生意更红火了。”

吸引更多好心人,成立老兵放映队
  长久的坚持换来的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平时徐庆栋的哥哥也常来帮忙。他10岁的儿子从第一次放电影开始一直陪在身边,从简单打下手到现在帮忙放银幕、预热扩音机,几乎掌握了放映的一系列流程。
  如今六七名志愿者加入了公益放电影的队伍“老兵放映队”。他在济南工作的老战友通过微信朋友圈得知了这件善举后,毫不犹豫地找到徐庆栋,提出一起放电影。和他们一起加入的还有一些退伍老兵和社区居民。
  谈及自己的愿望,徐庆栋笑着说,他希望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加入到公益放映电影的队伍中来,为更多人送去欢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