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剧本,有我的功劳”
济南高职生带20万字剧本《大门户》与学弟分享
2015年07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门户》剧本创作者尚启元。
     这两年,青春题材电影火了。对于两年前毕业于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的尚启元来说,在诸多青春电影中,《匆匆那年》很特殊,因为在幕后,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近期,尚启元携带将要发表的新书《大门户》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共同分享追梦历程。
  本报记者 王光营
没毕业就北漂,参与创作《匆匆那年》
  2013年,还没毕业的尚启元开启了他的北漂生活,他一直心仪一家知名影视公司,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努力打拼。
  “当时签约了一家公司,但不是太满意。”尚启元说,毕业时正好碰到北京凤凰联动影业招聘,招聘现场,在毕业于北影、中戏等知名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中,他这个专科生显得很另类。
  经过命题笔试和面试,尚启元成功杀出重围,获得了进入这家公司的资格。进入公司后,尚启元参与了电影《匆匆那年》的前期创作。
  尚启元告诉记者,那时很多人都很好奇,一个刚毕业的专科生,怎么能去业内知名的影视公司工作?现在也有一些学弟学妹问我,“我也想当导演,也想当编剧,可我怎么能入行?”
  “先不要问答案,因为谁也不知道答案,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己去闯。”尚启元说,没有名校毕业证,没有高学历,只能拿出自己的真本事去闯,为自己打开一片天空。
  在凤凰联动,尚启元参与了电影《匆匆那年》、话剧《山楂树之恋》等作品的创作,他依然坚持追梦的心态,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在学校搞创作,成为唯一获奖专科生
  “读书的时候,我有两个梦,写做梦和导演梦。”尚启元说,2010年,他来到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成了一名专科生,那时的他也会面对迷茫、嘲笑和无奈。
  但也正因为在学校的寻梦之举,让他拥有了对梦想的坚持和奋争,用不服输的心态紧握机会,迎接挑战。
  大一那年,他高中时写的网络小说《微风吹拂过的时光》已经出版。
  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尚启元又组织成立了戏剧社,在全院进行了第一次公演,其中剧本《有一种称呼叫兄弟》获得大学生剧本大赛三等奖。
  “当时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都是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学生。”尚启元说,他是全国唯一获奖的专科生,这个分量对他来说确实很重。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尚启元还自编自导,组织演出了话剧《焦裕禄》。
  院长孙茜芸表示,正是因为尚启元在校园里的寻梦,才让他有了对梦想的坚持和奋争。梦想、追求、希望,这些关键词陪伴他走到了毕业的那一刻。

创作《大门户》,要拍成影视作品
  “当时在一次评奖节目上,我注意到了一个电视剧《风雨槐德堂》。”尚启元表示,这个以家乡为背景的故事打动了他,让他萌生了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
  从2013年初,经过了前期的资料搜集,尚启元开始了创作,到年底时,这部20多万字的小说创作完成。
  《大门户》的故事根据原长山县周村镇一个大户人家的真人真事编写而成,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讲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清朝同治年间,出生在贫困人家的王树臻辍学随父从商,肩挑货物在潍县、周村、济南等地贩卖黄表纸,靠着聪明的头脑和诚信经营,开设分号十余处,与孟洛川等商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1938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惨案,王树臻家财被洗劫一空。王树臻的孙子王韬带着家恨国仇加入了司令员马耀南的抗日队伍。抗战胜利前,王氏庄园已不复存在,但谱写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传奇。
  “未来我想把这部作品搬上舞台,做成影视剧或舞台剧。”尚启元表示,《大门户》故事的基调和人物设定比一般宅门戏显得阴柔,无论是商战元素还是王氏家族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基因传承,都显出一丝北方憨厚的气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