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破稠油热采难题
河口厂优化生产确保稠油热采效益
2015年07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6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包正伟 田云霞) 虽然同处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陈家庄油田,热采井陈13-X59和陈19-X56的“待遇”却不一样。日前,技术人员对陈13-X59井实施注汽转周后,日油峰值达到9吨,油汽比提高到了0.4以上,效益持续放大。而陈19-X56井却没能实施注汽转周措施。
  两口井的运行方式缘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原来,测算发现,陈19-X56井的产出效益仅能维持正常生产,要是注汽,就会亏损。为此,技术人员制定了“不注汽、不躺井”运行方案。
  众所周知,相比稀油,稠油开采成本较高。然而,进入低油价时期,稠油油藏的开发也面临着“两难”的尴尬境地,投入多了,很可能入不敷出,不投入则很难采出油。
  面对两难,河口采油厂祭出一道“减法投入、加法产出”的方程式,即先算每口稠油热采井的产出效益,再将其分别与油井的运行、操作和完全成本做减法,列出方程组,求效益大小。在出现减法结果大于零的情况时,再综合考虑每一口热采井的油藏、井筒、地面状况,定出差异化的增效措施,确保稠油热采稳赚不赔。
  一段时间以来,河口采油厂对174口热采井的效益进行了方程求解,其中,37口井的产出效益大于运行成本,而小于操作成本。对此,河口采油厂为其制定了不再注汽转周的措施。实施优化后,虽然37口井的产油量比计划稍有减少,但采出来的10余万吨油每一滴都有效益。
  对于不再注汽转周的稠油井,虽然不再增加注汽投入,但河口采油厂仍尽力优化生产措施,争取不躺井,贡献每一分效益。技术人员辅助地面掺水、工况优化、杆中杆热水循环等措施,保证延缓注汽的油井不停不趟。高含水井陈373-P44在去年6月延缓注汽转周后,一直掺水正常生产,每天贡献2吨油,已累采油900吨;埕南91-P1井在热水循环工艺保障下,已经维持日油3吨生产了一年多。
  当产出效益大于操作成本,甚至完全成本时,河口采油厂则全力以赴地优化措施放大效益。这家采油厂一方面做好注汽转周工作,另一方面还根据油井地层压力、原油粘度等指标差异,辅助实施增能、降粘措施,让有效更高效。
  陈24-X64井是一口有效井,但该井原油粘度达到3万毫帕秒,且地层能量不足。日前,河口采油厂为其注入100吨二氧化碳增能降粘后,日油接近10吨,日增油8吨。针对埕911-P6井油层深、油超稠的问题,河口采油厂在注入100吨二氧化碳,加降粘剂10吨转周生产后,该井峰值日油达到24吨,日增油量翻了一番。为了增加陈371-P9井的原油流动性,遏制该井生产后期含水上升快的问题,河口采油厂辅加5吨降粘剂,让该井日油量维持在10吨左右高效生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