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娃娃将因山东好人获救治
一人同时为俩病人捐造血干细胞是全国第一例
2015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腾飞
王春艳
谷新江
     27日,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和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一场爱的接力陆续进行着,三位山东好人先后捐献造血干细胞。其中的青岛小伙王腾飞是全国第一个同时与两个人配型成功,一次捐献救治两个病人的捐献者。在这一天,将有三个不到3岁的小娃娃获得来自山东的造血干细胞,看到康复的希望。而在28日,菏泽巨野谷新江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则将随飞机飞赴韩国,救治一个异国的老人。

  文/片 本报记者 尹明亮
因黄家驹成志愿者,一次要救俩兄弟
  27日,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看着红十字会送来的鲜花,30岁的青岛小伙王腾飞一直抑制着内心的激动。他正为两位身患黏多糖病的小兄弟捐献着造血干细胞,远方的一家人都在等待着这个希望。
  “两个孩子非常可怜,哥哥不到3岁,弟弟只有一岁多,出生后都身患重病,一直在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的移植,一想到那个家庭,心里就泛起一阵酸意。”虽然没有成家,但孩子对一个家的意义,王腾飞看得清楚,能同时与两兄弟配型成功,王腾飞也觉得是一种缘分。
  去年6月29日,在参加一场纪念黄家驹的义演时,王腾飞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时隔一年,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治俩兄弟,王腾飞十分激动。“成为一名志愿者是因为爱的感召,如今成功捐献也算是一份回报吧。”同时为两个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王腾飞也是我国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来的第一人。
  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即使亲兄弟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也只有四分之一,而要从中华骨髓库中配型成功,概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一个志愿者同时与两个人配型成功,尚没有先例。“两个小兄弟虽然不幸,但他们兄弟俩造血干细胞高分配型完全相合也算是一种幸运。”
  除了知道两位小兄弟在上海一家医院治疗外,王腾飞不知道兄弟俩太多的信息,但躺在床上的他依旧在为孩子祝福,“自从知道对方是俩孩子,心里一直牵挂着,虽然不可能相识,但愿他们安好。”

身流他人血,今捐“骨髓”救人
  当王腾飞的捐献开始一会后,紧邻王腾飞的病床,来自枣庄峄城的护士王春艳也躺下准备开始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她的造血干细胞要救助的也是一名2岁的小孩子。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王春艳在2013年成为一位志愿者,但当得知配型成功后,她的父母却一度有些疑虑。“曾经做过开颅手术,父母有些担心,但向他们解释了一番,他们也就理解了。”王春艳说。
  同样30岁的王春燕也没有结婚,在医院工作,她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是一项博爱的事业,当看到有人苦寻造血干细胞而不得时的那种无奈时,每个人都会受到触动。”王春艳说,小时候,她曾经做过开颅手术,也曾大量输血,所以如今体内流淌着的也是别人捐献的血液,“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就是要你帮我、我帮你。”
  6月22日,在从枣庄来济南准备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路上,王春艳才得知将要救助的是一位2岁的小男孩,心里也起了一丝波澜,“那么小的孩子,却要承受这么严重的病痛,就希望快点采集完,赶快给孩子移植上,真希望他能健康成长。”从来到济南准备采集开始,每天注射动员剂,虽稍有不适,但王春艳一直记挂着那个远方的孩子。27日上午10点开始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话不多说,她一直盯着病床一侧的采集设备,“看着造血干细胞一点一点分离出来,就感觉那边的孩子也在一点一点看到希望,虽然没还有结婚,但想着想着就感觉好像是那个孩子的母亲。”
救韩国病人,爱心无国界
  当两个年轻人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即将结束的时候,27日中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病房里,来自菏泽巨野的谷新江也开始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13岁的儿子和妻子陪在身旁,39岁的谷新江也格外平静。等待着谷新江造血干细胞救命的是一位韩国的白血病患者。
  “患者因在韩国没有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便向世界骨髓库求助,在中华骨髓库的帮助下,与谷新江配型成功了。”山东省红十字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也是第一例在省内采集的跨境捐献。
  “其实我觉得倒没什么,我也是在高分配型成功之后才知道对方是一个韩国人,但哪里人不都一样,救人哪还分国界?”去年5月份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入库志愿者,时隔一年多后成功捐献,谷新江也觉得是一份幸运。“持续献血也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这些都是自己的举手之劳,却可以救人一命,何乐而不为呢?”在病床旁,13岁的儿子也为爸爸的救人之举流露出一丝自豪,他是在爸爸即将从巨野老家启程赴济南的时候才知道的,但对爸爸却格外支持。
  28日上午,在千佛山医院,经过一夜的休整,谷新江也基本恢复,经过简单的交接,来自韩国的工作人员便带着谷新江的造血干细胞直接飞赴韩国,准备移植。“听说是位老人,但愿他能尽快好起来。”谷新江说。
新闻链接
向境外捐献 韩国人受捐最多
  28日,谷新江的造血干细胞即将赴韩国救治一位老人,记者了解到,其实自从中华骨髓库启动以来,我国向境外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已有200多例。中华骨髓库医疗服务部负责人宋晔介绍,目前中华骨髓库已拥有入库志愿者202万人,是世界第四大骨髓库。由于人种相近,在境外人员配型成功者中,韩国患者从中华骨髓库中配型成功的人最多,韩国患者累计接受中国志愿者的捐献已有60多例。
  而记者从山东省红十字会了解到,到目前,山东省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累计已经有408例,仅在今年就已经有38例了。而自从2007年山东有首位志愿者向境外患者捐赠造血干细胞以来,累计向境外的捐赠也已经有23例。
   本报记者 尹明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