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不可怕 日常接触不传染 
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首选
2015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开元
  每年的7月28日定为“世界肝炎日”,今天是第五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抗击肝炎,预防为主”。我国是肝炎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内乙肝疫苗接种的推广,我国进入乙肝“中等流行区”。肝炎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的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但是只要及时知晓相关预防治疗知识,乙肝并不可怕。
婴幼儿较少 成人占绝大部分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有些病人慢性化,甚至会发展成肝硬化,少数患者还有可能发展成肝癌。
  28日,记者采访到了枣庄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李润东,李主任表示: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传染性和病毒性的特征,枣庄地区肝炎多发也和本地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大家外出经常重复使用碗筷、家人一起吃饭不区分碗筷等。现在肝炎的发生率较以前来说已经明显降低,过去不正规的接生也是肝炎发生率很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居民接生意识的提高,婴幼儿得肝炎几率明显下降,目前为止主要是成人占绝大部分。
母婴垂直传播是首要传播途径
  对于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李主任告诉记者:“肝炎主要有8大传播途径,母婴垂直传播是首要传播途径,中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血液或血制品也会传播肝炎,被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另外,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此外,比如家庭内密切接触,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
  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受到感染称为宫内感染。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因为接触或吞入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被感染称为产程感染。婴儿在产后母乳喂养及密切接触的过程中被感染称为产后感染。因此,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需要“乙肝”妈咪从孕前到产后全程重视。
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首选
  对于如何预防肝炎,枣庄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李润东表示: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首选,国家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控制策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同时,要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非必要时不输血及血制品,防止输入人体。肝炎患者的个人用品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接触病人及他们的用具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仔细清洗双手,同时做好分餐制度。
  此外,应该注意,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传播乙肝,所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也很重要。注意,远离易感染场所,比如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如浴池、剃刀、文眉、修脚等均可传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