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青岛金融业迎来井喷
贷款数历史最多,坏账率稳步降低,保险业保费增速计划单列市第一
2015年07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姜宁 
  6月,青岛市各家银行以202亿元的新增放贷总量完成了此前一个季度的任务。今年年初,青岛市拟定全年新增放贷900亿元,截至6月末,全市共实现新增贷款发放652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这只是今年上半年青岛市金融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坏账率指标到保费收入,从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到外向型金融业发展,青岛市金融行业在上半年迎来了一个质的突破。
金融产业重要指标创新高
  上半年,青岛市各项存款余额12663.5亿元,比年初增加782.9亿元,同比多增54.4亿元。拥有了海量的存款数额,才有为企业放贷的基础。上半年,青岛市贷款余额达到11182.9亿元,比年初增加了652.3亿元,完成年初制定的900亿元增加额目标一半以上。其中,得益于行长下基层活动的开启,6月青岛市新增贷款202亿元。
  上半年青岛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31.6亿元,同比增长17.1%,保费增速在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一。
  在各项金融数据的推动下,上半年,青岛市金融业实现了增加值270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市GDP增速2.9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比年初提高了0.4个百分点,达到了6.4%;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年初提高了1.03个百分点,达到了13.03%。全市金融业实现全口径税收61.2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9.6%。
率先试点跨境人民币贷款
  上半年,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展开,跨境投融资、扩大开放等35项国家部委批复的创新政策陆续进入落地实施阶段。7月17日,全国首单中韩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业务在青岛完成,青岛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允许境内企业从韩国银行机构贷入人民币资金的试点地区。
  此外,市政府出台加快基金业集聚发展的意见,青岛市财富管理基金业协会成立,资本大厦、基金园区等载体项目规划建设提速,并先后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光大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总部签署开展战略合作。
  同时,结合试验区获批一周年时机,组织举办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财富管理大讲堂”、“财富管理沙龙”等系列活动,财富管理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银行不良贷款大幅下降
  青岛市开展了“走访千家重点企业活动”,组织全市43家市级银行机构负责人走访1085家企业,达成融资意向202亿元。
  6月,由城投集团发起设立的青岛市坏账处理相关机构酝酿启动,专门用于处置银行间的各类坏账,而且在处理价格、处理速度各方面都要好于传统的四大坏账处理机构,这种由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牵头,联合银行处置坏账的模式,在省内尚属首例。同时,青岛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遏制资金链断裂现象蔓延,防范信贷风险,依法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
  得益于此,6月末,青岛市银行业不良贷款较年初实现了双降,不良贷款金额余额272亿元,比年初减少了1.7亿元,不良率2.4%,比年初下降了0.17个百分点。
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
  今年以来,青岛市先后有中天能源、国恩科技等5家企业借壳或首发上市,创历史最好记录。此外,上半年,全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挂牌总数。还确定了90家企业作为重点拟挂牌企业进行培养,每家企业补助70万元,以支持这些企业进行重点发展。已经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中,有14家企业通过发行股份直接融资共计5.2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3700万元,有效地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
  同时,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加速发展。今年以来,新增挂牌企业78家,挂牌企业达到208家,挂牌展示企业达1353家,融资41.77亿元。6月17日,与中信证券联合推出的“信蓝筹”众筹平台正式上线,为全国同行业首家众筹平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