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可以“拾金不昧”
2015年07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锦南
  18日下午,家住薛城的市民李女士出门时不慎将一钱包丢失,内有6600余元的现金和储值卡。幸运的是这一钱包被一名环卫工捡到,并且还被主动送了回来。22日李女士专门找到环卫工表达感谢。(《齐鲁晚报》7月24日报道)
  钱包时的财物相当于环卫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如果黄娣要昧下这笔钱,恐怕没有人知道。但黄娣没有这样做,而是主动将其交还给失主,这就是拾金不昧。她的所作所为,值得点赞。
  无疑,环卫工黄娣的拾金不昧值得我们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失物,一些人能够“拾金不昧”;一些人则“拾金而昧”。两相比较,前者应该是我们的榜样。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是一代代前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同样需要传承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温馨、和谐、充满温暖。
  今天,环卫工黄娣传承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笔者相信,适逢其事的市民和失主都受到了教育和触动,他们也有可能在今后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笔者更相信,这些对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将会带动更多的人拾金不昧,面对别人的失物不贪心。
  我们都需要、都应该拾金不昧。今天,我们点赞拾金不昧;明天,愿你、愿我、愿我们大家都能因拾金不昧而成为别人点赞的对象。若能如此,社会必将处处有情、处处有爱、处处给人以温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