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老鬼子是来谢罪的”
侵华时犯下恶行,日本人盐谷保芳23次来华道歉
2015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年迈之年,曾经的“鬼子”盐谷保芳(左)和“老八路”王永坚终于能坐下来握手言和。 泰安市档案馆供图
  访问泰安时,盐谷保芳写下了“谢罪”和“中日友好亲善”的愿望。泰安市档案馆供图
     日前,日本众议院不顾民众的连日游行抗议,强行推动了新安保法案。想必病榻之上,94岁高龄的盐谷保芳老人,应该会像很多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日本民众一样,对安倍政权的这一逆势之举愤愤不平吧。
  正是这个“老鬼子”,70多年前被战争之车裹挟,在中国大地尤其是泰安,犯下不可饶恕之罪行;也正是这位老人,晚年23次来华谢罪、捐赠日军侵华物证,用亲身经历力促中日和平。

本报记者 寇润涛 高扩 邓金易 通讯员 曹健全     
面对泰山,他长跪不起
  7月14日,在泰安市档案馆,曹健全小心翼翼地翻出一叠泛黄的老照片。尽管照片上的人已经模糊,但这些照片很真实地记录了70多年前日军侵华时在泰安的一些历史瞬间。
  “这些照片都是盐谷保芳捐献的,还有一些侵华日军的军装、军旗等物品。”说着,曹健全打开了保管柜的门,一套侵华日军的军装、军号、水壶展现在我们眼前。
  2005年4月8日,原侵华日军59师团45中队退伍老兵盐谷保芳向泰安市档案馆捐赠了部分日军侵华物品,包括军用上衣一件、军号一件、望远镜两个、军用水壶一个、防风镜一个、作战地图包一个、“神风敢死队”专用头巾一条、日军军国主义标语一条以及部分1942-1945年间日军驻泰的照片。
  “我一定要把自己经历的侵略战争原原本本地告诉日本年轻人,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那段历史的真相。”盐谷保芳在递交捐赠的物品时一再表示忏悔,同时写下“谢罪”两字,郑重地向曾被日军铁蹄蹂躏的泰安人民道歉。
  1941年起,盐谷保芳在泰安4年,和其他日军一起,犯下了这辈子最为后悔又难以忘怀的罪恶。晚年的盐谷保芳想做些好事,得到泰安人民的原谅。
  面对泰山,面对当年亲手烧过的村庄,面对着徂徕山抗日战争纪念碑,盐谷保芳长跪不起:“我是一个老鬼子,我参加过侵略中国的战争,我做过对不起泰安人民的事情,我是来忏悔和谢罪的。”

曾自伤手指逃避兵役
  在一张盐谷保芳拍摄的照片里,一群扛枪的日本兵走在樱花丛中。
  泰安怎么有樱花?
  原来,盐谷保芳所在的部队专门驻守泰安城,不像野战部队那样居无定所。有一些日本兵带来了樱花树,栽在山上,他们管这个开满樱花的小山丘叫“泰安公园”。
  对于这段历史,盐谷保芳曾这样回忆:“有时,我们也可以爬爬山,种种树,栽栽花。其间还做些游戏,唱唱歌。”
  这在“老八路”王永坚的记忆里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记得:“1942年以后,日军的战线越拉越长,兵力少,强征了国内的许多娃娃兵。这些小兵胆子小,怕死,成天哭哭啼啼的。”
  其实,在盐谷保芳读小学时,就害怕长大后到部队服役,害怕到中国打仗。为此,年幼的他用小刀狠狠地把左手食指砍伤,想借此逃脱兵役。没想到,21岁时,他才知道,当兵打仗打枪用的是右手,他还是没能逃脱当兵的命运。
  从朝鲜坐火车,一路颠簸来到中国。当火车车门拉开,眼前高耸入云的泰山让他想起了家乡的富士山,盐谷保芳从此成了日军59师团的一员。
  盐谷保芳所在部队的首要任务是守卫泰安车站和沿线铁路,通过泰安车站,把掠夺的粮食、煤炭、钢铁、木材等物资运到日本。

60年后,两个“死对头”终于握手言和
  在泰安,盐谷保芳参加过无数次“扫荡”,打死打伤不少中国军民,甚至活埋过6名八路军战士。
  战败回国后,盐谷保芳经常梦到他活埋的八路军战士向他索命,每次都会从睡梦中惊醒。他相信一个人做了亏心事、犯了罪,不去认真反省谢罪,他的心灵一生也不会得到安慰。
  “不能把自己侵华时犯下的罪行都推给上级命令,自己应该从心里向中国人民谢罪,要反省和忏悔。”盐谷保芳曾这样说道。
  四十年后,苍老的盐谷保芳回来谢罪,一个当地农民对他说:“老头,我记得你,那时你们到我们村里来的时候,我在一边躲着,30多个小时没敢出声……”
  在跟八路军作战期间,盐谷保芳也曾身中6枪。他在泰安期间,带领八路军与日军对抗的是“老八路”王永坚,这个名字作为“八路军要犯”,经常出现在日军炮楼的墙上。
  70多年前,王永坚才17岁,已任中共泰北行署岱东区委书记。当时,他还不认识盐谷保芳,但是亲眼见到日军烧杀抢夺,把老百姓的孩子提起来扔到火里活活烧死……
  “这种罪行不可饶恕!”即使是半个多世纪后,王永坚依然对日军的暴行愤恨不已。
  2001年,盐谷保芳到泰安谢罪,两个曾经的“死对头”终于握手言和,坐在了一起。
  面对当年日军的种种罪行,盐谷保芳当场痛哭流涕。他说:“我在中国犯下了重罪,罪该万死!就是现在中国人民枪毙我,我也无话可说……”
  看着眼前这个沾满国人鲜血的“老对手”来泰安谢罪,王永坚逐渐释怀,他说:“中日两国人民应该向前看。那场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灾难,也是日本人民的灾难。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
日本的侵华见证者正逐渐逝去
  从1985年开始,在来中国的23次谢罪之旅中,盐谷保芳不仅捐赠了不少侵华日军罪证,还累计捐赠不少于80万元人民币的财物。
  不过,2007年最后一次来中国后,曹健全再也没有在媒体上看到这位“老鬼子”的消息。直到2013年他才得知,盐谷保芳已经卧病在床。
  在日本,像盐谷保芳一样反思战争的老兵正逐渐逝去。1996年时,归国战犯健在的有484人,2002年时仅剩100多人,其中最年轻的也已年过八十,很多人已卧床不起,能够回忆并讲述过去的只剩下30多人。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这些日本老兵不断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以反战组织“中归联”名义编辑出版的书有《侵略——从军士兵的证言》、《三光》、《侵略——在中国的日本战犯的自白》、《我们在中国干了些什么?》、《不忘侵略屠杀的天皇军队——日本战争手记第2集》等。
  弥留之际,日本侵华老兵们的最大愿望是让子女和孙辈接他们的班,传续中日友好。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步平受访时认为,日本战争罪行不能原谅,但还应站在更高的角度,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不能简单地表达仇恨。
  步平说,“现在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中日之间历史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很长时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