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屡屡困人,救援频频迟到
法规明确小区电梯由物业负责,但出了事业主维权却挺难
2015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刘震 潘旭业                        
  近来,电梯成了一个让人有些担惊受怕的词语。其中出事的不只是扶梯,普通乘客电梯的事故也是一再发生,据报道,30日10点左右,杭州庆春路附近的新华坊小区18幢16楼发生电梯夹人事故,被夹女子因伤势严重死亡。本报记者采访中发现,“电梯惊魂”在我省也有发生,三天前,胶州6名居民就被困电梯两小时才被救出。

事例:青岛近日连发电梯困人事故
  30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胶州市兰州西路的君惠兰庭小区。当天被困在电梯里的业主李明(化名),回忆三天前的那惊魂两小时,李明仍心有余悸。“真是吓坏了,当时觉得自己可能会死。”李明说,27日下午三点多,他上了电梯后,结果几秒钟之后电梯突然失灵,停了下来,灯光也完全熄灭,电梯内漆黑一片。
  李明说,当时电梯内共有6人,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求救,但是6部手机都没有信号,等了大概半个小时,没有任何动静,电梯内的温度却越来越高,大家都受不了了。在等待无果之后,大家便合力推开了电梯门,手机终于收到了微弱的信号,大家随即报警。消防人员随即赶到,一个多小时后被困6人被全部救出。 
  两天后的29日晚10点多,黄岛区天泰阳光海岸小区也发生一起电梯困人事故。“我当时用手机报警求助,但电梯里一点信号都没有。我摁下紧急报警器以及呼救电话,报警器响了,但是呼救电话一直没人接,至少半个多小时。”被困的居民郭先生说,情急之下,他摘下挂在电梯里的框形广告牌使劲拍打电梯门和轿厢两侧。巨大的声音惊动了邻居,小区保安很快联系电梯维修人员赶到现场。晚上11点多,已经浑身湿透的他被救了出来。 

调查:电梯物业管理水平让人心寒
  第一起事故的受害人李明告诉记者,他们小区的电梯去年就坏了好几次,电梯里明明有摄像头,但是他们被困之后却无一人察觉,直到目前,物业公司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在李明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出问题的电梯,电梯内除了写明制造商是杭州某电梯生产企业之外,没有任何年检标识。随后,记者来到了该小区的物业办公室,办公室内两名男性在光着膀子呼呼大睡。此时,一名戴墨镜的物业经理进门,他告诉记者,目前厂家正在维修,没查出什么问题。 
  在第二起事故中,受害人郭先生发现根本不知该如何讨说法,郭先生提供的两段被困时的视频显示,到22时46分他摁下紧急报警器时,呼救电话还一直无人接听。而小区物业的电梯报修记录表却写着22时34分接到报警求助后,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通报给维保方,维保方相关负责人则称,22时36分接到电话后他们派人前往救援。
  对这样的记录和说法,郭先生感到非常无奈。   
困扰:受害人索赔无成文规定
  “在2014年1月1日,我国就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当中就明确规定了,物业公司是电梯事故的首要责任人。”山东贝恩斯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凤惟说,该法明确指出,住宅小区如果有物业公司,则由它来负首责,所有的维修、保养以及事故的救援首先就要找物业公司。
  此外,早在2013年,青岛市就公布了《电梯安全运行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维护保养单位应当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市区维保人员30分钟内抵达现场,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1小时。对受害者个人维权问题,黄岛区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说,出现电梯事故,即使确定了责任,我们也只能对物业公司、维保方或厂家进行处罚,如何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目前并无成文规定。

青岛停用 94部申龙扶梯
  本报青岛7月30日讯(记者 吕璐) 7月26日、27日,湖北荆州市、广西梧州市连续发生两起自动扶梯伤亡事故。30日上午,青岛市质监局启动全市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全面大检查。由于湖北荆州电梯事故中所使用的苏州申龙电梯公司制造的自动扶梯存在产品质量缺陷,青岛市要求本市全部94台申龙电梯暂停使用,重点检查,排查隐患。
  30日,青岛市正式启动全市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全面大检查,在8月10日前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逐台进行一次针对性检查,建立档案并上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重点检查设备的检修盖板、楼层板、防护挡板以及梳齿板等,发现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做好安全防护和疏散引导;维护保养作业后应对有关盖板的复位情况进行仔细确认,保障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