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金融要素,搭建金融载体
高新区初步建立起较为健全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2015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正在建设中的汉峪金谷。  通讯员 李波 摄
     除了鼓励企业通过登陆全国性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发展外,济南高新区还通过引进金融机构,探索民间资本管理,搭建金融平台和载体等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举措,促进区内企业以及高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高新区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健全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本报记者 修从涛      
创新科技金融政策:
落户金融机构
可享受政策扶持

  当前高新区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轻资产、无形资产占比高,可抵押物不足;另一方面,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对于企业融资抵押上又有诸多限制。
  为优化金融发展环境,高新区成立了由科技、财政、金融、税务等多个部门协作配合的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解决发展难题。据了解,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高新区等先进园区经验的基础上,把突破点选在了政策创新上。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落户高新区,按照注册资本金额及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予以奖励;二是区级财政配套600万元专项资金加入济南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池,对符合产业政策及调整导向的中小企业科技金融贷款,以风险补偿资金的形式予以扶持;三是区级财政每年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IPO及新三板拟上市企业按上市工作进度分阶段予以扶持;四是对落户高新区的金融机构,在房租、物业费等方面予以扶持。”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科技金融政策,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软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各类金融要素和金融平台不断完善。
引进各类金融要素:
2017年区内
金融企业将过千家

  高新重视金融要素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各类金融要素,设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对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提供深层次金融服务。据了解,目前,已有包括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深圳证券信息公司、齐鲁股权交易所管理中心等金融机构在内的627家金融和类金融企业入驻高新区,占驻区企业比例超过5%。“其中商业银行47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民营资本管理公司4家,证券公司2家,基金公司20余家,大型企业财务公司4家,融资租赁公司30家,投资公司125家,保险公司1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5家。”
  目前,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共为辖区内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间接融资300余亿元。提供直接融资18.6亿元,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1.1亿元,信托产品1000万元。初步建立了较为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金融要素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预计到2017年,区内金融和类金融企业将突破1000家。
  民间资本市场也是高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市场,规范民间融资发展,高新区出台相关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目前,高新区共有7家民间管理公司进入首批批准设立名单,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总注册资本规模4.1亿元,未来通过定向私募、招收优先股东等方式,总资产规模可达24.6亿元。据介绍,今年以来,已开业的两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累计向中小企业投资23笔,累计投资额1.4亿元,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做出了贡献。预计2015年底,高新区民间融资机构将达到10家以上,注册资本规模达到6亿元以上。
搭建金融体系载体:
汉峪金谷打造
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服务体系的搭建离不开金融载体的承载。正在建设中的汉峪金谷,是省委、省政府批准的重点项目,旨在打造建成济南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首屈一指的大规模金融中心。总占地面积1200亩,规划建筑总面积410万平方米。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兴业银行、齐鲁证券、海洋投资、邮储银行、省国投等30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业总部已经签约落户。
  “汉峪金谷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金融项目,它有庞大的企业和实体经济作为支撑。通过这个载体,高新区乃至济南市可以实现实体经济和金融两种产业结构间的互补和相互促进——即实体经济为金融产业提供基础和支撑,而金融产业则为实体经济注入血液。”据介绍,很多金融机构青睐金谷的原因是高新区既有浪潮、山钢、中铁十局、山东黄金等一批大企业,也汇聚了万余家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据了解,今后,汉峪金谷将重点围绕落户金融机构与企业总部,引进其上下游产业链上的相关配套企业,以打造完善的金融产业生态圈,实现产融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