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切不可怠慢
潍坊呼吸病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为您揭开咯血的危害
2015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马媛媛
  科技进步的今天使我们丰衣足食,然而,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雾霾天气的增加、粉尘的肆虐,呼吸系统疾病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表现有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今天潍坊呼吸病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来讲解一下咯血的危害以及日常注意事项。
认清咯血,防范于未然
  潍坊呼吸病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介绍,咯血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及肺组织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容易将咯血和呕血相混淆。由于气管和食管上端都开口于咽部,因此,无论是肺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都由口腔排出。虽然一般人们都称之为“吐血”,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
  专家指出,凡是气管、支气管、肺出血,经咳嗽排出者,医学上称为“咯血”;而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经呕吐排出者,统称为“呕血”。遇到吐血病人时,应迅速而准确地区别是咯血还是呕血,这不仅因为这两种血来自两个不同系统的疾病,而且还因为采取的急救措施也不同。如果不能及时鉴别清楚,将贻误治疗。
  首先,要询问病史。病人吐血前若有咳嗽、咳痰或胸闷等症状,则是肺部疾病或心脏病心力衰竭所造成,这是咯血。若先有上腹部疼痛、返酸、暖气、恶心呕吐、腹胀,腹水甚至黄疸者,则是消化系统疾病所致,这是呕血。
  其次,要观察病人吐血的方式。若先有咽喉部异物感,继之咳嗽吐出则为咯血。若先有恶心继之呕出,则为呕血。
  第三,要注意血的颜色和内容物。咯血因系肺出血,含氧,故呈鲜红色,而且往往混有痰液及气泡。呕血要经过胃酸的作用,故呈棕褐色或暗红色,还可能混有食物。
  第四,吐血量的多少也有所不同。咯血量可多可少,可以是几口或几百毫升。呕血则一般量都较大,可以一次为几百甚至上千毫升。
  第五,咯血时若将血全部吐出,并未下咽则无黑便,但多有持续血痰,而呕血后必然有柏油样便排出。
  第六,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区别。咯血时听诊肺部往往可听到湿性罗音;呕血则可能有上腹部压疼或肝大、腹水等体征。
  第七,后果不同。咯血因失血量较少,一般不发生休克,但可能出现窒息而危及生命。呕血时因大量失血,往往伴有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
咯血容易引起窒息
  我国引起咯血的前三位病因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肺癌,另外,肺炎、肺栓塞、血管炎等多种疾病也会咯血。根据咯血量,将咯血分为痰中带血、少量咯血(每天﹤100ml)、中等量咯血(每天100—500ml)和大量咯血(每天﹥500ml,或1次﹥300ml)。
  咯血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因为其表现出来的是人们出现吐血的症状,所以让人害怕。但其实任何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包括咯血,如果日常生活中做好一些预防措施,这种疾病是可以避免的,当然患者有这种疾病的人则需要注意日常的护理,避免并发症。
  专家表示,咯血容易引起窒息,当出现精神紧张、坐卧不安、面色晦黯、咯血不畅,应高度警惕可能引起窒息;窒息已发生时患者的表现为表情恐怖、胸闷气促、张口瞪目、双手乱抓、大汗淋漓、唇指发绀甚至意识丧失。
  一旦患者已经发生窒息,抢救应采取以措施:(1)立即取头低脚高45°俯卧位,面向一侧,轻拍背部,迅速排出在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3)立即行人工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或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4)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镜下吸取血块。(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气分析和凝血机制。
温馨提示
  休息:咯血时要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大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血止住病情缓解后,在护士医生指导下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注意保暖;
  饮食:大咯血时,不要进食。小咯血或咯血停止后,可进食温、凉、清热、易消化饮食,如绿豆粥等,常吃水果蔬菜,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品;
  卧位:大量咯血时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血液咳出,防止窒息发生;
  心理:患者咳血时多感紧张、恐惧、烦躁,应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勿屏气紧张。轻轻将血咳出,安心调养。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大家对咯血的注意事项都不陌生了。由于咯血的原因较为复杂,所以患者一定要争取及早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潍坊呼吸病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方便您就诊,医院开展了“在线咨询”预约服务,提前预约,无需排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