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梯事故看公共安全隐患
2015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头条评论 
□刘振
  电梯惊魂!这是近几日的舆论高频话题。湖北荆州一百货商场的自动扶梯,将一位三岁孩子的母亲瞬间“吞噬”;广西梧州市一名1岁多的小朋友左手被电梯重伤;杭州一名24岁女子被电梯生生夹死……“吃人”电梯频频惹祸端,相关涉事单位遭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公共安全的深度忧虑。
  湖北电梯安全事故一经媒体曝光,立即引发了高度关注,惊魂坠落的瞬间和舍命救子的母爱,让人惊骇惶恐,却又感伤动容,而经过网络发酵后,多种复杂情绪纠葛一起,最终催生出民众对公共安全的信任危机。电梯咬人夺命、取款机漏电伤人、阳台坍塌坠落……一个个安全事件不断冒出来,给人带来了一种直观错觉,原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各种隐藏危机里,而安全隐患就好像潜伏体内的癌细胞,平日里无关乎痛痒一旦发作就致人死地。其实,湖北电梯悲剧本可完全避免,诸多安全事故也不应发生,最让人愤恨的不是机械故障或技术问题,而是防范意识的缺失和应急机制的缺位。
  如今电梯等公共设施的安全问题,依然是悬挂在所有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被“吓怕了”的网友也罗列出防路坑、防地陷、防电梯吞人等一系列安全攻略,这些不得已为之的自救自助“秘笈”,映射出公共安全感缺乏的同时,也抽了相关责任单位一记响亮耳光。相比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就如同被刻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害人害己,不可原谅。针对电梯事故等安全问题,追责机制切莫不可马虎,把电梯生产、安装、使用、维保等每个环节放在社会监督的放大镜之下,将安全意识完全补强,把应急机制落实到位,让引发公共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付出应有代价。
  电梯事故只是当下公共安全问题的一个缩影,在技术层面修复安全漏洞之外,让人们对公共安全重建信任也不可忽视。这片笼罩在大家头上的阴云,终究还是要靠每个人安全意识的提高来拂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