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清流洁,碧水环城,打造优居生态城市
莒县排水管理人的奋斗情怀
2015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5年7月13日入伏当天,骄阳似火,莒县进入酷暑,高温烤的知了撕心裂肺的叫着。一人穿着皮裤,手拿撬杠,不时的打开污水井盖查看。岸边一老大爷看到后问:“老李,这么热的天又出来巡查?”“是啊,汛期来了,再把管网查查,要不到时出了问题,那咱这管网就麻烦了”。这老李就是莒县城市排水管理站一名普通管网巡查养护人员,为了保证汛期管网安全,正在进行最基本的管网巡查。
  莒县城市排水管理站成立于2001年4月,隶属于莒县住建局,担负着莒县城区生活污水以及部分工业废水的收集处理、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运行、监管的职能。多年来逐步形成一体化管理体制,推进了莒县排水事业快速稳定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规划先导,科学发展
  莒县属于淮河重点流域,城区内水资源丰富,护城河、淤泥河等河体纵横交错。莒县城市排水管理站在充分研究莒县复杂水环境的情况下,邀请住建部、省住建厅、中国城建院等专家编制了《莒县城区排水专项规划》。规划对莒县排水现状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规划思路清晰,框架结构合理,规划内容全面,科学发展性强。通过规划,莒县以烟台路及沭河为界,分为城北、城南及沭东三个污水处理系统,城区污水收集能力达到10万吨/日,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A标准,实现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达95%以上;实施莒州路引水工程,沿莒州路引沭河水入城,绵延近20公里,形成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独特韵味。
质量先行,保障民生
  莒县的排水事业坚持科学发展、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原则,自2001年以来先后投资3.6亿元,建设了莒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北污水处理厂,并配套建设污水管网140余公里,目前正在建设莒县沭东污水处理厂。2013年完成城区10余万平方米河床清淤任务,清理淤泥30余万吨;2014年为达到全县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要求,制定城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倒计时制度,倒排工期、交叉作业、昼夜加班、压茬推进,并对主要节点明确完成时限、重点控制,土建工程与设备安装同步进行,实现提前3个月完成建设任务,并成功调试运行。
  为提高操作水平,保证污水处理稳定达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坚持有计划地对生产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上岗操作实训;在工艺运行过程中,实行“四班三运转”,依据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好运行管理;坚持设备维护日巡、周检、月查制度,及时发现、处理设备故障;化验人员严格监控各项工艺运行参数,做好比对实验,按标准要求严控进、出水水质,确保达标排放。
安全管理,紧抓不放
  高楼林立、街道整洁的城市光鲜外表下,需要一套畅通无阻的地下排水“新陈代谢”系统支撑。为保证污水管网的安全运行,我们保持对污水管网不间断巡查,并且在汛前等重要时期采取入网检查的方法进行详细排查。
  为避免“窖井吞人”悲剧的发生,莒县城市排水管理站投入10余万元,对城区内莒州路、青年路等重要路段的污水管网检查井安装1000余张能承受300公斤压力的高密度防坠安全网,成立管网巡检小组,班子成员带班,分段、定人、定时巡查。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制作警示标志牌,树立群众对市政设施和窖井防坠的保护意识,将工作做实。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排水管理是民生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莒县城市排水管理站将结合城市定位等发展要求,统揽全局,前瞻思考,在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状况下,投资4000余万元筹建莒县首座污泥处置系统,有效解决各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处置问题,并积极与各乡镇沟通污水处理情况,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7月14日,莒县城市排水管理站会议室内,中国城建院编制的《莒县城市排水(防洪)专项规划》专题论证会场面激烈,各专家及社会人士从不同方面积极阐述莒县排水规划前景,为莒县排水管理新的发展蓝图出谋划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