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袭城,城区排水系统迎大考
路面积水很快排出,城中村仍是积水重灾区
2015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0日凌晨4点多,黄河十路渤海七路,一辆小轿车在积水中行驶。 本报实习生 沈凌宇 摄
  黄河一路渤海十一路交叉口东北处雨后“火力全开”的排水管。 本报实习生 沈凌宇 摄
  积水导致村民出行困难。 本报记者 谭正正 摄
  一位村民蹚水而行。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本报7月30日讯(记者 郗运红) 29日夜间至30日凌晨,滨州市城区遇强降雨,城区部分路段积水深达30厘米,虽路面积水很快排出,但部分城中村及小区仍积水严重。
  30日凌晨4时许,经过两个小时的强降雨后,城区马路上开始出现积水。“开车走出小区后,在路灯的照射下,看不出路面上有积水,但走着走着,就感到的巨大的阻力,路面上积水已深达30厘米。”市民刘先生说。
  刘先生介绍,30日凌晨,因大雨雷电,工作结束后他并未急着返家,雨小了后才开车走出单位。“当时走在黄河十路上,还没到渤海八路交口,后面一辆车超车后迅速减速,进而涌起了巨大的水浪,通过前车可以看出,路面积水深约30厘米。”另外,黄河十路渤海七路之间、渤海六路等路段也积水严重。早7点左右,部分路段积水已经排出。
  滨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李守华介绍,滨州市渤海十路以东、黄河八路以南区域为老城区,该区域因地势标高较低、建设年限较早,排水采用雨污合流制,主要靠自流与强排相结合来完成排水任务。黄河十路以北及渤海十路以西区域为新建城区,该区域地势标高较高,均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滨州市城区的排水河道主要有西沙河、小开河四干渠、新立河、张肖堂干渠、滨南支沟、秦台河等,现状排水(雨水)共分为七个排水分区。
  据了解,2015年滨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对雨季排水防涝设施、排水管网进行了检查,4月中旬对城区泄洪河道进行了检查,城建科及市政处工作人员对新立河、秦台河、滨南支沟、张肖堂干渠等主干泄洪河道进行了自查,对河道内的阻水点、橡胶坝、排污口、河道沿线截污闸等进行了摸排梳理。    
  李守华说,根据需要,市住建局从局机关及下属单位抽调人员组建了7支140人的城市防汛抢险预备队伍,并配备了雨衣、雨靴及必要的抢险器材,实行局领导包路段制度,每名领导带领一支抢险预备队伍负责5-6条道路的排水除涝工作。市政工程管理处组建了40人的防汛抢险专业队伍,降雨时上路巡查,及时排除道路积水及安全隐患。
积水区1: 黄河一路彩虹湖路口至渤海十二路路段
  30日上午8点多,黄河一路彩虹湖路口至渤海十二路路段积水较深,两侧公共区域垃圾较多。
  为方便过往行人、保持整洁环境,从早上8点起,特巡警支队带班领导迅速组织备勤力量60余人,集中清扫该区域卫生。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集中清扫,该路段两侧公共区域恢复了整洁,方便了过往群众通行。支队积极参与创城的行动,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称赞。

本报记者 王忠才
本报通讯员 王茜 摄影报道
积水区2: 渤海五路黄河九路西宋村南边
  本报7月30日讯(记者 谭正正) 29日晚上的一场大雨,使得滨州市一些地势低洼的小区和居委会的道路被水淹没。位于滨城区渤海五路与黄河九路的西宋村的道路,由于周围地势低洼,雨水汇聚在此难以泄水,该地的居民出门都很困难,两天之内积水很难退去。
  滨城区西宋村南边的东西主道位于渤海四路和渤海五路之间,道路成“u”型,该道路的南边是地势较高的楼房,北边是多年老旧的小瓦房,居民房成南北方向被6条胡同分开,这些房子的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因此南北走向的六个胡同以及东西走向的主道由于是“漏斗”的底端,成为了雨水汇聚地,尤其是主道旁的沿街房更是无法出行。
  30日上午,记者在此发现,雨水淹没了整条街道,一些垃圾也都漂在水上,由于大风的原因,路旁的垃圾箱也跑到了路上,房顶上的电视信号接收器被吹落到地上,漂在水里。村民出行只能穿着拖鞋挽起裤管或是穿上雨鞋。
  居民王先生们说,早上时,积水能到膝盖,大约半米深,上午10点以后,积水到了小腿肚子,不过所有的积水都退干净至少两天。就村民反映,每年到雨季,该处遇到大雨就会造成积水,由于地势低,渤海五路和渤海四路以及道路北的水都会流到这里。
  在主干道上,积水已经到达沿街的居民的门前,有居民将摩托车放在道路中间,王先生说,这样可以告诉骑车的人不要路过,因为车辆路过后,路面上的积水会被撞击,形成波浪冲进居民的屋内。
积水区:3: 黄河二路渤海二路义和村东西路段
  30日,滨城区张八棍小区附近也有部分积水。
 本报记者 李运恒 摄
  30日,滨城区黄河二路渤海二路义和村东西路段被雨水淹没,截至中午11:30路面上的积水仍达约30厘米。据村民王女士称,这条路每年到了雨季就会变成水河,基本都是蹚水过路。
  记者来到黄二渤二以南路东,这条长约300米的“水路”已经看不到原来的模样,一辆面包车恰巧由东至西行驶而来,两边溅起了高高地水花。路面上的水非常浑浊,水面上也飘着各种垃圾并伴有难闻的腥味。
  “每年到了雨季这条路就变成水路了,下一场雨,好几天都排不出去。”王女士说,这条路是村里有名的积水路了,只要下大雨就会变成水路,村民进进出出都不很不方便。
  “这条路已经没法过了,我们有事都绕着走南边的路出去。”王女士说,因为路面的水太深村民不得不绕道出行,可是村东边的住户就只能走这条路水路出行。正说着一位女士在水路上慢慢地骑着电车走过来说:“这路就这样啊,没办法。”
  “我家就在东边,出去只能走这条路,但一到雨季就得蹚水过路了。”村民张先生说,“这条路上没有下水道,没有排水的地方,什么时候修了排水管到才能行。”
 本报记者 郗运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